一份新选玉米矮秆突变体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邱正高

作者: 邱正高;杨华;袁亮;张亚勤;张采波;汤玲;荣廷昭;曹墨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矮秆突变体;石蜡切片;遗传分析;配合力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5 年 30 卷 06 期

页码: 112-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更好地利用矮秆突变体,对突变体dm676的形态特征、突变基因遗传规律、矮化机理、3个性状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进行了试验研究。从正常玉米自交系M676中发现一矮秆突变体dm676,与野生型相比,其株高降低了2/3,节间数减少且节间长度明显缩短;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属于隐性单基因遗传;外施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试验均不能使突变体dm676株高恢复到正常水平,表明该突变不属于IAA或GA3缺乏性突变;石蜡切片结果显示突变体dm676的穗位下1节间表皮细胞明显缩短,且细胞排列较为紊乱,推测突变体节间长度缩短可能由于茎部细胞长度缩短所致;dm676的小区产量性状GCA为正效应,株高、穗位高GCA为负效应,与M676的产量、株高、穗位高的GCA比较差异极显著。结果为进一步矮秆突变基因定位研究、育种应用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水稻矮秆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及遗传分析. 郭慧,李树杏,向关伦,杨占烈,黄宗洪,潘建慧,吴建强,甘雨. 2013

[2]水稻多分蘖矮秆突变体d63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薛晶晶,吴绍华,张红宇,徐培洲,吴先军. 2012

[3]一个水稻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杨德卫,曾美娟,卢礼斌,叶宁,刘成德,郑向华,叶新福. 2011

[4]化学诱变获得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新种质. 郎春秀,刘仁虎,郑滔,王伏林,石江华,胡张华,吴关庭. 2023

[5]甘蓝白化种荚基因alb1的遗传与转录组分析. 闫龙祥,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吕红豪,李占省,韩风庆,季家磊,方智远,王勇. 2020

[6]玉米矮秆突变体A2的表型鉴定及转录组分析. 董春林,翟广谦,张正,杨睿,张明义,张彦琴,杨丽莉,常建忠. 2019

[7]芹菜部分数量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分析. 靳力争,高国训,鲁福成,张学东. 2010

[8]北方杂交粳稻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李小婉,王先俱,商文奇. 2022

[9]糯玉米农艺性状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参数分析. 陈坚剑,李向楠,吕桂华,吴振兴,郭国锦. 2021

[10]烤烟淀粉含量的配合力与遗传分析. 张振臣,马柱文,李集勤,袁清华,谢锐鸿,李淑玲,陈俊标. 2017

[11]矮秆超大穗小麦亲本与多抗丰产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评价及遗传分析. 史民芳,安林利,丁国庆,行翠平,韩东翠. 2012

[12]杂交稻稻米品质的遗传相关分析. 张利华,王建军,王林友,唐卫国,季朝兵. 2003

[13]弱光下黄瓜苗期几个生理指标的遗传分析. 李建吾,安红伟,余纪柱,毛光志,金海军. 2006

[14]8份糯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参数分析. 王薪淇,孟令聪,代秀云,侯国生,周小辉. 2022

[15]海岛棉产量与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孔杰,阿里甫·艾尔西,孔庆平,赵其波,曲延英,张进. 2007

[16]不同粒重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袁凯,逯腊虎,杨斌,张婷,张伟,史晓芳. 2018

[17]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18]玉米4类种质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刘祥,李凤艳,彭泽斌,刘新芝,张兴华,韦继兴. 2000

[19]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沈建华,任洪,徐如宏,王春梅. 2012

[20]SUWAN种质选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陈泽辉,高翔.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