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冬麦区AL型三系杂交小麦亲本配合力、杂种优势和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孔德真

作者: 孔德真;聂迎彬;崔凤娟;李伟;桑伟;徐红军;刘鹏鹏;田笑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三系杂交小麦;不育系;恢复系;配合力;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129-1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新疆AL型三系杂交小麦亲本间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关系,利用稳定不育系8份,恢复力强的恢复系9份,按照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8×9)设计配制72个F1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效应和杂种优势分析,再根据亲本性状和一般配合力划分杂种优势类群。结果表明,三系小麦杂交组合中普遍存在产量和产量性状杂种优势,针对强优势组合的亲本选择,双亲之一一般配合力(GCA)或双亲GCA之和为正值且相对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中亲优势与父本和母本GCA值之和呈极显著正相关,父本和母本的GCA相关性大于特殊配合力(SCA)相关性。针对6个性状的GCA效应值和性状表型值分别进行聚类分析表明,配合力距离远的亲本组配可能出现强优势杂交组合的几率较大,性状表型值距离较远的两个亲本同一性状之间的优势互补也可以在后代中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将17个亲本划分为4个和5个类群,为后续AL型杂交小麦强优势杂交组合的配制提供了依据。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籼型三系杂交稻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的杂种优势效应及配合力、遗传力分析(英文). 曹应江,蒋开锋,郑家奎,吴先军,张涛,杨莉,杨乾华,万先齐,罗婧,李昭祥. 2012

[2]几个籼型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施伏芝,罗志祥,苏泽胜,阮新民. 2003

[3]粳稻新的不育系、恢复系杂交组合部分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赵海岩,王昌华,郑文静. 2006

[4]新选甜高粱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张阳,赵威军,张福耀,程庆军,常玉卉,邵荣峰,王花云. 2010

[5]群体改良法新育成高粱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王艳秋,卢峰,邹剑秋,段有厚. 2009

[6]食用向日葵杂交种育种研究. 杨芬,蔚富生. 2013

[7]群体改良法新育成高梁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王艳秋,卢峰,邹剑秋,段有厚. 2009

[8]食用向日癸杂交种育种研究. 杨芬,蔚富生. 2013

[9]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杂交水稻研究上的应用进展. 王昌华,张燕之,夏永胜,郑文静,赵家铭. 2009

[10]以半冬性甘蓝型油菜为亲本增强春性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 姚艳梅,柳海东,徐亮,杜德志. 2013

[11]籼型三系杂交稻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的杂种负优势效应及配合力、遗传力分析. 游书梅,蒋开锋,杨莉,杨乾华,张涛,万先齐,郑家奎. 2011

[12]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颜龙安,谢华安. 2016

[13]上海市杂交粳稻品质育种的实践. 全立勇,施标,高卫兵,袁勤. 2000

[14]谷子两系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及亲本配合力分析. 史关燕,杨成元,麻慧芳,李会霞,王宏丽. 2019

[15]杂交粳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张巧凤,许凌,王才林. 2008

[16]基于3个甘蓝型春油菜Pol CMS的优良恢复系选育. 赵绪涛,柳海东,李开祥,徐亮,杜德志. 2021

[17]轮回选择改良群体和选育恢复系的方法. 田笑明,聂迎彬,孔德真,崔凤娟. 2021

[18]糯高梁杂交种"晋糯2号". 刘国强. 2013

[19]饲粮兼用高梁杂交种辽饲杂4号. 王德生. 2007

[20]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材料L7AB及临保系的选育. 秦信容,杜才富.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