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不同生育期营养品质特性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万斌

作者: 孙万斌;冯刚刚;马晖玲;刘强;侯向阳;穆怀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花苜蓿;生育期;营养特性

期刊名称: 草原与草坪

ISSN: 1009-5500

年卷期: 2017 年 37 卷 02 期

页码: 63-6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20个紫花苜蓿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对头茬草在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取样,分别测定了各生育期的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含量。结果表明:同一紫花苜蓿材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差异显著(P<0.05),在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等不同生育期,粗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为:北极星(22.06%),哥萨克(18.81%),陇东苜蓿(16.4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品种分别为:甘农1号(22.18%),陇中苜蓿(31.16%),苜蓿王(36.97%);各生育期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品种分别为:甘农7号(27.59%),苜蓿王(38.10%),苜蓿王(44.35%);粗灰分含量最低的品种分别为:陇东苜蓿(9.40%),皇后(9.00%),甘农8号(6.02%);粗脂肪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为:中苜1号(2.91%),哥萨克(2.78%),甘农7号(3.04%)。粗蛋白含量和粗灰分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明显下降;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明显上升趋势;粗脂肪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出现小幅上升。苜蓿王各营养指标在不同的生育期表现最好,在武威地区的黄羊镇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分类号: S54

  • 相关文献

[1]苜蓿不同生育期营养特性的对比分析研究. 李光耀,张力君,孙启忠,陈建华. 2014

[2]紫花苜蓿产品的营养特性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贺忠勇,葛孔福,冯晋芳,韩静,刘景喜. 2014

[3]紫花苜蓿品种间产量性状评价. 孙建华,王彦荣,余玲. 2004

[4]紫花苜蓿品种间根系发育过程分析. 郭正刚,王锁民,张自和. 2003

[5]1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引种和生产性能比较评价. 王英哲,徐博,徐安凯,孙启忠. 2015

[6]不同生育期干旱对紫花苜蓿生长和根系ABA含量的影响. 李跃,李振松,苗丽宏,王宇菲,仝宗永,何峰,万里强,李向林. 2017

[7]生育类型与施氮水平对粳稻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 李敏,张洪程,李国业,马群,杨雄,魏海燕. 2012

[8]马铃薯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研究现状. 彭慧元,李标,孙伟,宋吉轩,黄团,雷尊国. 2009

[9]真空冷冻干燥条件对多谷物全粉品质影响的研究. 张康逸,何梦影,杨帆,贾盼盼. 2017

[10]粉蕉矿质元素吸收积累与分配特征. 杨苞梅,姚丽贤,李国良,周昌敏,何兆桓,涂仕华. 2013

[11]鄂杂棉30营养特性研究. 张成,吴茂前,张富林,余延丰,易先达,王玉美. 2015

[12]杂交水稻培两优537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 余延丰,杨利,胡刚,游艾青,范先鹏,丁亨虎,熊桂云,吴家琼,刘凯,杨国才. 2009

[13]高产小麦营养生理特性与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张继林,孙元敏,郭绍铮,黄玉鸾,陆桂玉,唐银凤. 1988

[14]茎瘤芥不同生长期植株营养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赵欢,李会合,吕慧峰,王正银. 2013

[15]杂交中稻广两优476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 杨利,戚华雄,贾平安,符家安,黄维华,李金华,余延丰,胥顺华. 2011

[16]棕榈仁粕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玉鹏,杨鸿雁,钟荣珍,安建勇,陈丽丽,梁世岳,陈龙宾,朱琪,李海花. 2018

[17]西藏斯布牦牛脏器品质及活性物质分析. 张玉卿,郭兆斌,韩玲,参木友,余群力. 2015

[18]玉米乙醇糟的营养价值及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杨胜,范寰,乔家运,王文杰. 2012

[19]几个高生物量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特性及营养吸收特性研究. 唐仕云,黄家雍,许树宁,方锋学,王伦旺,李翔,黄海荣,谭芳,黎焕光. 2010

[20]巨菌草饲用价值研究现状及其对贵州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汤小朋,熊康宁,张凯,王国堂.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