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密、少耕与化控耦合对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兰天娇
作者: 兰天娇;张晓龙;贺明;司雨;郑培峰;吕艳杰;王永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增密;少耕;化控;叶绿素荧光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3 年 31 卷 005 期
页码: 64-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密度(D1:60000株/hm2,D2:90000株/hm2)、耕法(T1:少耕,T2:常规耕作)与化控(R1:喷化控剂,R2:喷清水)三因素试验,分析不同处理玉米产量及其形成过程和冠层光合特性.结果表明,D1条件下,T1R1处理子粒产量、穗粒数较T2R2处理显著增加27%~40.5%、19.6%~27.3%;D2条件下,T1R1处理子粒产量、穗粒数较T2R2处理显著增加22.9%~24.9%、14%~21.3%.少耕和化控处理显著影响植株冠层结构,降低了玉米的植株高度、穗位系数、上部叶片的叶面积,提高了植株上层和中层叶向值及上部冠层的透光率;少耕和化控处理提高了叶片单位面积光能的吸收(ABS/CSO)、捕获(TRO/CSO),在高密度条件下表现明显差异.综上,在密植条件下,少耕和化控耦合优化了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增强了对光能的截获、吸收与传递能力,最终显著增加子粒产量.
分类号: S513.01
- 相关文献
[1]基于Hybrid-Maize模型的3个生态地点玉米产量潜力评估. 白金顺,尤飞. 2018
[2]半干旱区玉米行距调整增密对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王洪君,王楠,胡宇,栾天宇,孙孟琪,梁烜赫,赵鑫,栾天浩,代永刚,陈宝玉. 2018
[3]长期少耕对玉米产量与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1983~2002). 何奇镜,佟培生,边少锋,张丽华. 2004
[4]阜蒙县保护性耕作模式对比分析. 钟钢. 2024
[5]寒地花生-玉米轮作少耕高产栽培技术. 钟鹏,刘杰,孙彬,张楠,王粟,于洪久,王大蔚. 2016
[6]深松少耕技术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马军韬,肖佳雷,王俊河. 2009
[7]不同耕作方式对辽西地区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董智,董俊,张晓红,刘洋,苏建党,侯志研,张旭. 2022
[8]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苏玉30生长的调控效果. 冒宇翔,薛林,陈国清,陆虎华,郝德荣,石明亮,黄小兰,周广飞,张振良,赵浚宇. 2017
[9]化控剂烯世宝对玉米制种产量的影响. 朱云林,王伟中,顾大路. 2007
[10]化控对高密度春玉米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刘志铭,盖旭东,李宝玉,兰天娇,孙宝龙,吕艳杰. 2019
[11]化控后移对不同密度玉米产量构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杨粉团,孔凡丽,张兆琴,曹庆军,李刚,于洪浩,李贺. 2020
[12]不同玉米品种根冠特性对化控剂处理种子的响应. 杨粉团,姜晓莉,曹庆军,梁尧,李贺. 2016
[13]化控剂玉黄金对玉米品种东农253穗部和抗倒性影响. 魏湜,杨振芳,顾万荣,李晶,陈喜昌,张立国,李波. 2015
[14]不同时期化控对密植玉米冠层结构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徐彤,吕艳杰,邵玺文,耿艳秋,王永军. 2023
[15]不同种植密度和化控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玉,闫飞燕,吕巨智,范继征,钟昌松,黄忠林. 2015
[16]黑龙江省玉米早衰与防治措施. 宋英博. 2021
[17]种植密度对不同叶位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安晓宁,秦国杰,牛艳. 2018
[18]不同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张书萍,赵海岩,肖万欣,刘晶,张洋. 2024
[19]PEG胁迫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王接弟,李培培,赵文团,师亚琴,陈树宾,孔广超. 2014
[20]光氮互作对玉米叶片光合色素及其荧光特性与能量转换的影响. 关义新,林葆,凌碧莹.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产量及生理成熟后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魏雯雯;刘彦佐;吴杨;姚凡云;曹玉军;梁杰;刘小丹;刘志铭;徐文华;王立春;张晓龙;王永军;吕艳杰
关键词:玉米;播期;熟期;生理成熟;茎秆力学特性;产量
-
小麦抗穗发芽种质鉴评及其初步应用
作者:潘丽媛;王永军;李海军;侯富;李菁;李丽丽;孙苏阳
关键词:小麦;穗发芽;种质资源;轮回选择
-
中蕉9号和巴西蕉果穗营养特性的差异性评价
作者:张晓龙;李中华;张立丹;何维弟;江家泉;江舒婷;孙少龙;樊小林
关键词:中蕉9号;巴西蕉;果实品质;矿质元素;累积与分配;养分管理
-
一种绿豆柱头外露突变体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宋梦媛;郭中校;苏禹霏;邓昆鹏;兰天娇;程钰鑫;包淑英;王桂芳;窦金光;姜泽锴;王明海;徐宁
关键词:绿豆;柱头外露;突变体;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杂种优势
-
深松对三江平原春玉米田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郑培峰;张晓龙;司雨;吕艳杰;王立春;王永军
关键词:深松;三江平原;春玉米;土壤水分;产量
-
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对施氮量的响应
作者:曹玉军;刘志铭;兰天娇;刘小丹;魏雯雯;姚凡云;吕艳杰;王立春;王永军
关键词:品种改良;施氮量;光合特性;比叶重;叶片含氮量;产量
-
不同时期化控对密植玉米冠层结构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作者:徐彤;吕艳杰;邵玺文;耿艳秋;王永军
关键词:玉米;化控;冠层结构;籽粒灌浆;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