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红麻种子耐老化性差异及热稳定蛋白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凤敏

作者: 王凤敏;粟建光;龚友才;戴志刚;陈基权;郑海燕;李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麻;种子;耐老化;热稳定蛋白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0 年 11 卷 01 期

页码: 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10份红麻品种为材料,研究红麻种子在人工老化过程中耐老化差异及其与热稳定蛋白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老化处理程度加深,10份红麻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逐渐下降,但品种之间有显著差异;(2)热稳定蛋白含量随着老化处理的加深呈现上升的趋势,通过SDS-PAGE电泳显示,辽55在140h老化处理中出现一条差异带,分子量为62.8kD,其他9个品种各个处理间未出现差异带。10份红麻品种在老化过程中,辽55最耐老化,在辽55中发现的热稳定蛋白可能与红麻品种的耐老化性及种子活力的丧失有关。

分类号: S563.5

  • 相关文献

[1]超干燥处理对豌豆种子抗氧化系统酶及热稳定蛋白的影响. 吴晓亮,陈晓玲,辛萍萍,张志娥,陶澜,卢新雄. 2006

[2]红麻水分胁迫及水、肥效应研究. 揭雨成,王朝云. 2000

[3]新疆春小麦品种种子耐老化评价. 于洋,朱长安,李召锋,周广立,崔凤娟,朱连春,王皓辰,刘仕志. 2023

[4]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耐老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董显权,刘结平,王鲁民,黄洪亮,石建高,王磊,闵明华,陈晓蕾. 2014

[5]花生耐老化种质的鉴定与评价. 沈一,刘永惠,陈志德. 2013

[6]60份玉米自交系种子的耐老化鉴定. 李穆,毕洪波,卢实,高婷婷,黄威,郑淑波,周德龙,王敏,李晨燕,路明. 2021

[7]环境变异对青稞热稳定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Z的影响. 姚晓华,王越,白羿雄,姚有华,吴昆仑. 2020

[8]利用热稳定蛋白特异条带鉴别籼粳稻的方法研究. 付深造,辛霞,张志娥,陈晓玲,辛萍萍,卢新雄. 2011

[9]高温胁迫对大白菜抗氧化系统酶及可溶性蛋白质和热稳定蛋白质的影响. 李晓锋,侯瑞贤,朱玉英,侯喜林,朱红芳. 2009

[10]水稻种子室温贮藏最适含水量及其热稳定蛋白的研究. 吴晓亮,辛萍萍,张志娥,陈晓玲,陶澜,卢新雄. 2006

[11]江苏沿海滩涂地区红麻栽培技术规程. 王海洋,陈建平,蔡立旺,戚永奎,张萼,施庆华,王永慧. 2012

[12]红麻品种叶片形态、生理特性与产量关系研究. 梁肇均,宋佩文. 1997

[13]红麻品种浙红3号产量稳定性及其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俞琦英,阮关海,李祖士,许小江. 1998

[14]新围海涂种植红麻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金关荣,胡兆金,朱强,俞少华,傅福道. 1997

[15]专用型中熟红麻新品种“ZH-01”选育报告. 金关荣,傅福道,田丹青,韦茂兔,潘晓韵,骆霞红. 2007

[16]红麻雄性不育细胞质相关的cSNP位点发掘. 廖小芳,李初英,赵洪涛,黄其椿,余明丽,周瑞阳. 2016

[17]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花药活性氧代谢差异比较. 周瑶瑶,唐向民,周瑞阳,李春瑶. 2013

[18]耕作和施氮方式对广西沿海地区红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王道波,刘永贤. 2014

[19]不同类型红麻品种在滨海盐碱地的适应性表现. 张加强,金关荣,周瑞阳,骆霞虹,陈常理. 2015

[20]浙江麻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骆霞虹,傅福道,金关荣,刘东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