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淮麦35选育及性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羊梅

作者: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

作者机构: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品种;高产;适应性;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7 年 45 卷 01 期

页码: 66-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淮麦35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周麦13和新麦9号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9—2010年度参加国家预备试验,平均产量7 749.0 kg/hm~2,在50个参试品种中名列第2位,增产点率为88.9%。2010—2012年度进入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年分别为8 820.0、7 621.8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4.54%、4.83%,增产达极显著,增产点率为76.5%~90.0%,变异系数7.38%~9.1%,适应度82.35%~85%。2012—2013年度进入生产试验,产量为7 480.5 kg/hm~2,比对照增产6.20%,增产点率为85.71%。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淮麦35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广,田间发病轻,具有一定耐病性,在黄淮南片麦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国审小麦新品种长6990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张俊灵,闫金龙,冯丽云,张东旭. 2020

[2]草地贪夜蛾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的取食选择性和适应性及其与叶片生化物质含量的关系. 刘欢,张勇,陈巨莲. 2021

[3]国审小麦品种‘百农207’适应性分析. 曹廷杰,胡卫国,赵虹,王西成,杨剑,张玉娥. 2021

[4]适宜麦棉套作模式的高产小麦品种筛选. 王树林,黄瑞芬,高倩,刘文艺. 2015

[5]六个黄淮麦区优质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晚播的产量与品质性状研究. 夏清,杨珍平,席晋飞,李娜,孙敏,高志强,任江萍,潘辛来. 2014

[6]山西小麦育成品种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及关联分析. 刘筱颖,李晓华,郑兴卫,乔玲,赵佳佳,葛川,乔麟轶,张树伟,郑军. 2020

[7]四川省近年育成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蒋进,蒋云,王淑荣. 2019

[8]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崔党群,詹克慧. 2010

[9]返青和起身期喷施2,4-D丁酯乳油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樊翠芹,王贵启,李秉华,许贤. 2010

[10]河南省南部组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崔党群,詹克慧. 2010

[11]天津地区厚皮甜瓜引种品比试验. 邵玉翠,窦锋. 2002

[12]宁杂棉3号在沿海地区的适应性及简约高产栽培技术. 张香桂,倪万潮,陈良忠,陈建中. 2009

[13]世界水稻核心种质在荆州的适应性初探及高产种质资源筛选. 吕文恺,胡慧,欧小雪,杜斌,田雨,蔡星星,孙永建,杨隆维,邢丹英,徐建龙,邱先进. 2018

[14]用GGE双标图法分析区域试验谷子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及参试点代表性. 刘晓东,马建萍,独俊娥,吕建珍,赵凯. 2014

[15]高光效甘薯品种浙薯86的选育、产量与品质特征. 沈升法,项超,孟羽莎,李兵,吴列洪. 2024

[16]贵州地方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姜虹,詹永发,王金洪,杨红,韩世玉. 2010

[17]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选育及性状分析.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 2016

[18]不同大麻品种(系)在西双版纳州种植的适应性观察. 唐志敏,胡学礼,孙涛,赵永祥,严洪斌,周英,李树忠,谭元花,段超,李红. 2012

[19]不同玉米品种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李洪,王瑞军,王彧超,杨志斌,李联梅. 2018

[20]4种辽棉在新疆的试种表现. 王巍,赵志强,高艳平,王子胜.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