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江南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鑫

作者: 王鑫;王莉;赵锋;陈卫平;余喜初;黄欠如;张卫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试验;施肥措施;江南丘陵;稻田;生产力;抗逆性

期刊名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ISSN: 1673-4831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04 期

页码: 68-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依据29 a的田间施肥小区试验和4 a的养分耗竭盆栽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江南丘陵稻田生产力及抗逆性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NPK+OM处理)方式下,双季稻各季和周年生产力最高,其周年平均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比化肥氮磷钾配施(NPK处理)高24.5%和20.2%。与单施氮肥相比,化肥氮磷钾配施显著提高了双季稻的氮素利用效率,而适量增施有机氮能够进一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化肥单施方式(N和NPK处理)下水稻周年籽粒产量呈递减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43.7和1.8 kg.hm-2.a-1,而有机无机肥配施方式下水稻周年籽粒产量呈递增趋势,上升幅度为6.9 kg.hm-2.a-1。平衡施肥方式(NPK和NPK+OM处理)下,水稻各季及周年籽粒产量的年际变异较小,可持续性产量指数和系统生产力稳定性较高。养分耗竭试验4 a后,各处理水稻各季及周年生物量和籽粒产量高低基本表现为NPK+OM>NPK>N,试验期内周年籽粒平均产量以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最高,说明有机无机肥配施的稻田土壤耐瘠能力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可见,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仅能使稻田系统持续保持较高的生产力,而且能够提升系统的抗逆性,有利于江南丘陵稻田系统持续高产稳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长期绿肥还田对江南稻田系统生产力及抗逆性的影响. 王莉,王鑫,余喜初,黄欠如,赵锋,张卫建. 2012

[2]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稻田杂草生长动态研究. 董春华,刘强,高菊生,文石林,谢桂先,曾希柏. 2012

[3]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杂草生长动态的影响. 董春华,曾闹华,高菊生,刘强,徐明岗,文石林. 2014

[4]耕作与施肥措施对江淮地区白土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吴萍萍,李录久,耿言安,姚文麒. 2018

[5]长期施用化肥对我国南方水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谭炳昌,樊剑波,何园球. 2014

[6]长期施肥对黑土、棕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马星竹,武志杰,陈利军,张玉兰,张丽莉. 2011

[7]基于黄潮土长期定位试验的作物产量演变特征分析. 张爱君,魏猛,唐忠厚,史新敏,陈晓光,李洪民. 2014

[8]双季玉米种植下长期施肥改变红壤氮磷活化能力. 柳开楼,胡志华,叶会财,李大明,黄庆海,余喜初,徐小林,胡惠文,周利军,王赛莲. 2016

[9]长期施用猪粪对红壤旱地和水稻土肥力和土壤As转化的影响. 柳开楼,余跑兰,谭武贵,胡惠文,黄庆海,余喜初,李大明,叶会财,徐小林,周利军. 2015

[10]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性稻田水稻产量及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 董春华,曾闹华,高菊生,刘强,徐明岗,石林. 2014

[11]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试验特征分析——基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试验资料. 王成己,胡忠良,李艳春,王义祥,黄毅斌,翁伯琦. 2014

[12]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水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邹长明,高菊生,王伯仁,申华平. 2004

[13]德国帕·劳斯特长期试验地的理化性状和产量结果研究. 陈子明,Dieter Eich,Martin Krschens. 1993

[14]长期化肥和有机肥施用对双季稻根茬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特征的影响. 柳开楼,张会民,韩天富,周利军,李大明,胡志华,黄庆海,叶会财,徐小林,胡惠文. 2017

[15]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的水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研究. 潘世娟,李菊梅,王惠生. 2011

[16]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团聚体特性及不同组分钾素分配的影响. 柳开楼,黄晶,张会民,李冬初,韩天富,蔡泽江,王伯仁,黄庆海. 2018

[17]长期施用含硫化肥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邹长明,高菊生,王伯仁,申华平. 2006

[18]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生育期间杂草群落特征. 董春华,刘强,高菊生,徐明岗,文石林,曾希柏. 2013

[19]15年保护性耕作对黄土坡耕地区土壤及团聚体固碳效应的影响.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蔡典雄,王碧胜,梁国鹏,姚宇卿,吕军杰. 2015

[20]长期秸秆还田与施肥对成都平原稻-麦轮作下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冯文强,秦鱼生,曾祥忠,周相玉,王昌全,涂仕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