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菌MFL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丽华

作者: 孟颢光;宗现昭;刘太国;陈万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MFLP;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0 年 38 卷 12 期

页码: 179-1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建立并优化小麦条锈菌的MFLP技术体系。【方法】以小麦条锈菌混合菌种为材料,通过对DNA提取、限制性内切酶2次酶切、PCR双重扩增等试验因素的选择优化,建立适用于小麦条锈菌的MFLP分析体系。【结果】改良的CTAB/SDS法有较好的破壁效果,所提取的DNA品质良好,完全符合MFLP的操作要求。优化确定的最佳MseⅠ酶切反应时间为4h,预扩增最适退火温度为55℃,选择性扩增使用的模板为预扩增产物的100倍稀释物,其最适退火温度为58℃。【结论】建立的MFLP技术体系可提供清晰、稳定的MFLP指纹图谱,为小麦条锈菌等专性寄生菌的群体遗传学与流行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分类号: S435.121.42

  • 相关文献

[1]M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 宗现昭,孟颢光. 2008

[2]棉花MFLP标记技术体系建立与适用性分析. 王永强,赵俊丽,刘建光,郭娴,张寒霜. 2013

[3]MFLP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上的应用初探. 韩柱强,熊发前,王育荣,高国庆. 2010

[4]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生理小种SCAR检测标记的建立. 张勃,郝保军,王保通,李强,李高宝,郭海鹏,王芳,康振生. 2009

[5]中国小麦条锈菌分子标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综述. 谢晓丽,孙振宇,刘长仲. 2015

[6]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的应用. 曹远银,蔺瑞明,徐世昌. 2006

[7]利用MFLP标记分析栽培种花生遗传多样性. 韩柱强,王育荣,高国庆,熊发前. 2010

[8]利用MFLP方法分析我国小麦地方品种及黄淮麦区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蔺瑞明,王凤涛,冯晶,郭玉华. 2011

[9]利用荧光MFLP标记技术分析烟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何其芳,李荣华,郭培国,宁正祥,邱妙文,赵伟才,陈俊标,夏岩石,白盼. 2012

[10]小麦条锈菌一个中度重复DNA序列家族的鉴定. 张耕耘,单卫星,李振岐,吴立人. 1997

[11]小麦条锈病菌毒性的演化. . 2003

[12]对我国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思考. 吴立人. 1998

[13]小麦条锈菌滇黔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刘秀峰,袁文娅,梁丹,时晓伟,马占鸿. 2016

[14]基于RNA-seq数据的小麦条锈菌SSR标记开发. 刘秀峰,许静杨,袁文娅,梁丹,时晓伟. 2018

[15]95%丙环唑对小麦条锈菌的室内抑菌作用研究. 薛明珍,闫佳会,姚强,郭青云. 2013

[16]四川小麦条锈菌对小麦品种(系)毒力频率测定. 杨家秀,刘正德,黄光明,李云鹤. 1993

[17]西藏林芝与内地小麦条锈菌分子群体遗传结构及菌源关系. 王雅婷,鲁传强,王建锋,詹刚明,王保通,康振生,杨敏娜,彭岳林. 2015

[18]PSR(Puccinia Striiformis Repeat)序列的基因组特异性和指纹遗传稳定性研究. 陈受宜,康振生,王阳,李振岐,吴立人. 2000

[19]小麦条锈菌新小种流行预测研究. 杨华安,陶碧华,孟庆玉,谢水仙,宋位中,袁文焕,杨家秀,李艳芳. 1991

[20]我国小麦条锈菌模式菌系的DNA指纹分析. 陈受宜,惠东威,吴立人,李振岐.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