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山区典型次生林空间结构对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红民

作者: 刘红民;董莉莉;高英旭;汪成成;赵济川;王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草本物种多样性;灰色关联度分析;辽东山区

期刊名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700

年卷期: 2020 年 51 卷 006 期

页码: 670-6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林分空间结构是森林生长的驱动因子,会对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分布格局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为明确其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子,在定量分析辽东山区的栎类纯林、栎类混交林和胡桃楸混交林3种典型次生林的混交度、角尺度、开敞度、林层指数、竞争指数5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类型次生林的林分空间结构与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次生林的混交度、林层指数和竞争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角尺度和开敞度差异不显著(p>0.05),整体表现为栎类混交林>胡桃楸混交林>栎类纯林;3种次生林林下草本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整体表现为胡桃楸混交林>栎类纯林>栎类混交林;3种次生林的空间结构参数与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灰色关联度均较高,同一空间结构参数与不同多样性指数的关联序存在差异,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影响最大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是混交度,其次是角尺度和开敞度.因此,在辽东山区次生林经营管理过程中,可以选择以调整树种结构为主,调整林木的水平和垂直空间分布格局为辅的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方案,有利于提高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

分类号: S718.5

  • 相关文献

[1]林分结构对辽东山区蒙古栎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董莉莉,刘红民,赵济川,高英旭,汪成成,范俊岗. 2021

[2]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王刚. 2022

[3]天然次生林水源涵养效益的研究. 高鹏,李金,刘建民. 1998

[4]辽东楤木林下人工栽培技术. 刘振盼,王学文,张悦,郝家臣,王克瀚,尤文忠. 2021

[5]小流域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 袁立新,尹凤龙. 2007

[6]辽宁东部山区的土壤侵蚀与防治对策. 杨忠贤,黄毅. 1999

[7]辽东山区柞蚕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潜力. 车凤琴. 2009

[8]辽东山区生态经济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研究. 蒋春光,袁立新,郑国相,尹凤龙,林素兰. 2005

[9]辽东山区非耕地土壤侵蚀及其控制. 黄毅,张本家. 1999

[10]辽东山区刺龙牙人工栽培及温室反季培芽技术. 卢正茂. 2021

[11]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修复技术与模式. 甄广韵. 2023

[12]辽东山区林下大叶芹种植技术. 张芷瑞. 2022

[13]辽东地区灵芝栽培技术. 赫亮,范俊岗,陈罡,赵济川,高英旭,刘穆,任川. 2022

[14]辽东山区赤松茸栽培技术. 黄夏,吴广勇,耿方远,陈罡,邬鹏. 2023

[15]辽东山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生长规律研究. 汪成成,刘红民,董莉莉,高英旭,赵济川. 2021

[16]辽东山区林下参栽培技术. 高旭,高英旭,陈罡,刘刚. 2024

[17]辽东山区野生软枣猕猴桃近自然经营技术. 金鑫,林晓坤,齐菁,潘丕克. 2021

[18]辽东山区龙胆草栽培技术. 王嘉. 2024

[19]辽东山区蒙古栎次生林天然更新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董莉莉,汪成成,赵济川,刘红民,王建军,高英旭,李兴忠. 2023

[20]辽东山区龙牙楤木人工栽培技术. 刘怡菲.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