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对黑条矮缩病感病生育期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彤

作者: 周彤;吴丽娟;王英;程兆榜;季英华;范永坚;周益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灰飞虱;感病生育期;叶龄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0 年 25 卷 06 期

页码: 128-1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水稻品种对黑条矮缩病的感病生育期,分别于水稻二、四、六、八、十叶龄期模拟田间发病条件对特特普和华粳6号两品种进行接种比较抗病性差异。结果发现八叶龄以内的特特普与十叶龄以内的华粳6号均表现为感病,十叶龄水稻品种则表现为不感病,随着叶龄的增加水稻品种对病害敏感程度呈下降趋势。这表明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期对黑条矮缩病感病性存在差异,而秧田期和本田前期是水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感病性较强的时期,本研究结果可望为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分类号: S435.111.49

  • 相关文献

[1]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浙中的回升流行原因分析. 陈声祥,吴惠玲,廖璇刚,吕永平,沈升法,王藕芳,金梅松. 2000

[2]沿黄稻区介体灰飞虱有效接种虫量与水稻病毒病发生关系研究. 冯超红,刘文文,杨琳琳,王光华,任应党. 2020

[3]一种室内大量饲养灰飞虱的方法. 任春梅,程兆榜,杨柳,缪倩,周益军. 2015

[4]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田间循环体系的建立及抗性资源筛选. 朱其松,陈博聪,杨军,马惠,张洪瑞,袁守江,林香青,李景岭,周学标. 2017

[5]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流行原因分析——以河南开封为例. 鲁传涛,王锡锋. 2016

[6]单季稻小麦轮作区灰飞虱发生规律. 程兆榜,何敦春,陈全战,季英华,任春梅,魏利辉,周益军,范永坚,谢联辉. 2013

[7]中国水稻黑条矮缩病研究进展. 孙枫,徐秋芳,程兆榜,范永坚,周益军. 2013

[8]上海地区灰飞虱与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的防治. 刘宗镇,王菊明,郑海柔,黄荣根,汪树俊,袁贤鎔,黄瑞贞,陈南周,张帆君. 2005

[9]以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江苏主栽粳稻品种“淮稻5号”黑条矮缩病抗性. 李爱宏,潘存红,戴正元,肖宁,余玲,李育红,张小祥,张洪熙,潘学彪. 2012

[10]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QTL分析. 潘存红,李爱宏,陈宗祥,吴林波,戴正元,张洪熙,黄年生,陈夕军,张亚芳,左示敏,潘学彪. 2009

[11]RBSDV侵染对水稻ABA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倪海平,徐秋芳,兰莹,陈晴晴,张金凤,周益军. 2015

[12]江苏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的RT-PCR分析和快速检测. 杨杰,王军,周彤,陈志德,仲维功. 2008

[13]水稻黑条矮缩病株不同分蘖内病毒含量分析. 王海涛,宛柏杰,董岩,王满,徐秋芳,周益军. 2021

[14]抗水稻黑条矮缩病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李臻,张贵林,王庆国,柳絮,李海青,姚方印,刘炜. 2012

[15]水稻品种抗黑条矮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 周彤,王英,吴丽娟,范永坚,周益军. 2011

[16]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陈声祥,张巧艳. 2005

[17]山东水稻黑条矮缩病毒dsRNA提取与RT-PCR检测研究. 徐建第,吴修,张全芳,马加清,陈峰,杨连群. 2012

[18]不同生育期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症状特点、诊断及防治. 李湘民,马辉刚,兰波. 2008

[19]水稻对灰飞虱传播的两种病毒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兰莹,周彤,范永坚,周益军. 2012

[20]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张贵林,李臻,王庆国,柳絮,姚方印,王莹莹,刘炜.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