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水稻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传光

作者: 刘传光;周新桥;陈达刚;郭洁;陈平丽;陈可;李逸翔;陈友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功能性水稻;有色稻;低谷蛋白水稻;高抗性淀粉水稻;富微营养水稻;生物反应器;育种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1 年 48 卷 010 期

页码: 87-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功能性水稻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对改善我国以稻米为主食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转变、提高农民种粮效益及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功能性水稻主要包括有色稻、低谷蛋白水稻、高抗性淀粉水稻、富微营养水稻和药物制造生物反应器水稻等5大类.有色稻由于种子果皮积累花色素苷而呈紫色或红褐色,有红米和黑米两大类,分别受2个和3个基因控制,是体弱者药食同源的重要滋补食品,国内已育成一大批有色稻品种推广应用.低谷蛋白水稻由于稻米谷蛋白含量低,适于肾病患者作主粮使用,目前中国和日本已育成多个品种用于商业化开发应用.高抗性淀粉水稻由于有部分淀粉无法被人体淀粉酶分解而不能被肠道吸收,可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峰值,已成为糖尿病患者重要的主食,目前国内已育成多个品种推广应用.富微营养水稻由于稻米特种维生素、有益微量元素等含量高而有益于不同缺素症患者治疗与保健,国内外已育成以"黄金大米"为代表的多个富微营养水稻品种.药物制造生物反应器水稻利用水稻为药用重组蛋白、多肽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生产平台,合成与提取目标功能成分物质,目前国内外都有成功报道,并已尝试进行商业化开发应用.全球对功能性水稻的需求日益增大,功能性水稻研究具有广阔前景.功能性水稻育种未来将从功能的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由保健型向保健与辅助疗效相结合转变.多组学技术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挖掘与创制新种质以培育功能性水稻新品种,是功能性水稻研究的发展方向.

分类号: S511.032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