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份麦类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的田间抗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佳会

作者: 闫佳会;侯璐;姚强;郭青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品种;抗病性鉴定;堆测法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416-4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不同麦类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s,BYDV)的抗性差异,于2015—2016年连续两年采用堆测法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了231份麦类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麦类种质资源对BYDV引起的黄矮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2015—2016年,克群、加麻白芒麦、墨沙、绿见口和灰木头的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20.40、22.28、23.08、22.34和13.08,对黄矮病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团结红壳麦-K、红矮子、定兴寨、旱地小麦、小红狼、榔头麦、峥白毛、金包银、红四楞、赤壳须麦及和穗板麦的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74.68、71.62、70.36、68.44、65.17、64.74、63.29、60.97、55.78、56.42和53.21,均大于50.00,表现为高感;其余种质资源的平均病情指数在25.00~50.00之间,表现为感病。此外,长芒芒、冰糖色小麦、苏麦、红皮麦、小红穗和青兰麦初期表现感病,后期可恢复健康,有一定的耐病性。抗病性不同的麦类种质资源感染BYDV后,对产量的影响差异很大,其中抗病资源绿见口的产量损失率最低,为8.87%,耐病资源长芒芒、冰糖色小麦、苏麦、红皮麦、小红穗和青兰麦的产量损失率依次为16.90%、17.40%、15.04%、13.13%、18.94%和11.57%,而感病资源和穗板麦的产量损失率达43.57%。

分类号: S435.12

  • 相关文献

[1]青海省小麦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的抗性鉴定. 段敏,闫佳会,郭青云. 2017

[2]我国小麦黄矮病病原研究进展. 成卓敏,王锡锋. 2003

[3]青海省小麦品种对黄矮病的抗性鉴定. 李廷芳,闫佳会,郭青云. 2016

[4]云南水稻条纹病毒致病性分化及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 吴维,龙亚芹,谭冠林,李凡. 2012

[5]甘蔗新品种(系)及引进品种抗黑穗病鉴定研究. 夏红明,黄应昆,陆鑫,赵培方,吴才文,刘家勇,陈学宽. 2015

[6]小麦品种与育种材料抗气传病害鉴定研究. 原宗英,武英鹏,李艳芳,曾卫芳. 2006

[7]2012年国家鉴定声与大自菜品种. 张淑江,孙世贤. 2013

[8]从麦类种质资源中筛选大麦黄矮病毒(BYDV)抗原. 周广和,周希明. 1993

[9]病毒抑制剂对小麦黄矮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刘楠,闫佳会,郭青云. 2013

[10]青海省主栽品种对小麦黄矮病的抗性鉴定. 闫佳会,郭青云,姚强. 2014

[11]一个抗小麦黄矮病新种质的选育和鉴定. 聂道泰,胡适全,朱立煌,胡含,贾双娥,庄家骏,钱幼亭,周广和. 1995

[12]黄症病毒科的新成员——小麦黄矮病毒. 周广和. 2005

[13]小麦抗病多基因聚合体YW243的选育研究. 辛志勇,徐惠君,谢皓,林志珊,张增艳,牛永春,吴立人,马有志,杜丽璞. 2003

[14]一个抗小麦黄矮病新种质的选育和鉴定. 聂道泰,胡适全,朱立煌,胡含,贾双娥,庄家骏,钱幼亭,周广和. 1995

[15]应用生物技术向小麦导入黄矮病抗性的研究. 徐惠君,陈孝,林志珊,周广和,钱幼亭,成卓敏,P.J.Larkin,P.Banks,R.Appels,B.Clarke,R.I.S.Brettell. 1991

[16]云芝葡聚糖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 杨海艳,曹晶晶,谢咸升,付强,吴云锋,安德荣. 2016

[17]应用酶联免疫吸附监测1994-1995年BYDV株系. 周广和. 1996

[18]大麦黄矮病毒的冰核活性与作物霜冻的关系. 朱红,孙福在. 1994

[19]大麦黄矮病毒的冰核活性与作物霜冻的关系. 朱红,孙福在. 1994

[20]利用花药培养快速创制小麦条锈病和黄矮病抗性新种质. 庄家骏,贾旭,胡适全,俞春江,周广和,王剑雄,钱幼亭.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