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当年采种技术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丽娟
作者: 陈丽娟;康连和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86 年 1 卷 02 期
页码:
摘要: 花椰菜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耐寒和耐热能力较弱,故采种技术较为复杂,京、津地区多为第一年秋播种,保护地越冬,翌年采种。时间长,成本高,所以至今种子价格较贵,供不应求。我区以往用种,多由外地调进,种源困难。然而,内蒙地区日照长、雨量少的自然条件,有利花椰菜的生长发育。本试验是在当年播种采种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花椰菜当年播种阳畦和露地不同采种方式其种子产量与栽培因素的关系。通过研究,探求一套高产量,低成本的采种技术措施,以应生产之需。 材料与方法 1.试材:春花椰菜──耶尔福(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品资室提供)。 2.方法:供试因素播种期(A)、定值期(B)、密度(C)、覆膜方式(D)。试材分三期播于温室,按三种密度分三期根据不同采种方式进行定植。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选用L9(34)正交表。随机排列,重复两次,试验面积一亩。 阳睦采种:试材分别于1月8日(扒)、1月 15日(A:)、 1月22日(A。)播种,按三种密度2000株/亩(CI)、2500株/亩(C:)3000株/亩(CS),于3月19日(BI)、8月26日(民)、4月2日(BS)定植阳陆。 露地采种:分别于1月8日(AI)、 18 日(\)、28日(山)据于温室I密度为 2200株/亩(of)、2700株/亩(C。)、3200株/亩(民),于4月16日(BI)、23日(B:)、29日(B。)定植露地;并采用改良式覆膜即起垄沟栽,膜覆两行为一小区(DI)、小高娃覆膜扣小棚(D:)、改良式覆膜扣小棚 (DS)三种方式。 结果与分析 1.阳畦来种试验结果分析:(1)从表一平均亩产种子量看出, R。>RI>R:,C因素的极差最大,阳睦采种密度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A因素次之,B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就各因素而言,C的不同水平之间,有较明显差异。试验的其它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单位面积株数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这次试验中以C。每亩3000$的密度较适宜,群体结构合理,平均亩产量39.45公斤,of比c:增产4.35公斤/亩】民比CI增产12·4公斤/亩,故应以CS为最优水平。 A因素的种子产量效应稍次于C。花椰菜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范围较宽,AI第一播期的幼苗苗龄较大,通过愈快。此期幼苗所处的温度较低,先期抽基植株很少。花球形成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这时的平均温度15—且吕t,适宜的温度形成肥厚、洁白、优质的花球,抽出的花枝健壮,花期早,避免了雨季的影响,平均产籽量最高的是A’ 40·05公斤/亩;较A:增产10.1公斤/亩;比AS增产11公斤/亩。故应以AI为最优。 B因素的不同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虽然定植规不同,但是,由于阳住采种均有防寒设备,在小区所处的小气候条件差别不大。B的R值仅为2.15,在不同水平之间,Bs的产量情高于B:和BI。 因此根据试验的产量指标分析,应选A;B。Cs为最优水平组合。 (2)从平均单株产量及千粒重比较分析,A因素的不同水平,以AI平均单株种子产量最高为19克,千粒重为8克,腐烂株率最低。这主要是播期早,花椰菜种株生长发育各阶段相对的处于较适温度,开花期和结荚期在雨季之前,故授粉良好,籽粒饱满,种子产量高。A:AS开花结美期,适逢多雨天气,影响昆虫活动,授粉不良,产量降低。 B因素的不同水平之间,以BI的平均单株产量高,为18.9克,千粒重为8克。B:、B.较低。 C因素的平均单株产量以Cs较高,C。次之,c。最低;千粒重则以c;、C:较高均为2.9克,C。较低。可见决定C。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株数和单株产量。 根据表一分析,应选A;BS民为最优水平组合。其相对应的是第8试验号。即阳畦采种以1月8日播种,4月2日定植,密度为每亩3000株,其增产效果最佳。 2.羹地果种结果分析 (1)从表二看出,因素B的极差最大,C因素次之,而A、D因素对种子产量的影响不明显。 B的增产效果最大,不难看出,露地定植期的早晚是左右着种子产量的一主要因素。B;产量最高。这与该定植期的种株生长发育各个时期处于较适宜的温、湿度密切相关;同时盛花期能避开雨季,减少腐烂株,从而增加单株种子量和千粒重。B;比B。仅增产2.25公斤/亩,较民增产10.75公斤/亩。 C的R值次之,露地采种试验结果是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为次要因素。以Cs产量最高,CI比C3减产6.45公斤/亩,C。比C。减产为3.2公斤/亩,故 LZ C。为较优水平。 t$素A和D的R值分别为4.8和5.1,其增产效果均不明显;不同播期中以As较高;不同覆膜方式以D。较适宜。综上所述,从平均亩产量分析,本试验应选A。B;CsD。为最优组合。 (2)结合其它指标分析,各因素间的千粒重差异不大。除Bs千粒重较低为2.7克,其它各因素水平间的千粒重均为2.8和2.9克。 从平均单株产量看,B因素的R值最大,其中以BI的平均单株采种量最高为8.6克,其次民, B3为最低; A因素不同水平间以A.较高, AI和A。较低; C因素平均单株产量效应不明显,比较来看,以CI略高ID因素的不同水平间趴DZ较高。 通过分析比较,应选AsB;C。D。为本试验的最优水平组合。其对应是第7试验号,也就是露地采种,以1月28日播种,4月16日定植,密度为3200株/亩,采用小高畦覆膜加小棚的栽培方式,其增产效果最显。 综合比较,花椰菜当年采种,其种子产量与采种方式密切相关。本年度试验与过去试验结果认为,阳畦采种种子产量和质量均高于露地。 但是,由于阳哇采种,需要防寒设备,费工多、成本高、不便于大面积推广。因此,目前应着眼于露地采种。所以必须进一步研究提高露地种子产量和降低成本的一套技术措施,以应大面积采种立需。花椰菜当年采种技术研究初报@陈丽娟$内蒙农科院蔬菜所 @康连和$内蒙农科院蔬菜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无损测量樱桃品质的研究
作者:刘佳;李洪雯;陈丽娟;王东;张国薇
关键词:樱桃;红外光谱;建模;测量;内部品质
-
中国樱桃不同品种(优系)果实品质分析
作者:陈丽娟;王东;李洪雯;刘佳;张国薇
关键词:中国樱桃;不同品种(优系);品质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
-
蛋白互作研究方法在水稻中的应用及主要互作数据库汇总
作者:陈丽娟;刘西西;罗金金;陈明花;匡瑜;田志宏;张健
关键词:水稻;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互作方法;互作数据库
-
施氮量对优质稻"福香占"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颖姮;陈丽娟;崔丽丽;詹生威;宋煜;陈世安;解振兴;姜照伟;吴方喜;卓传营;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关键词:光合特性;产量;品质;施氮量
-
响应面法优化即食燕麦粥配方工艺
作者:张园园;霍瑞;乔健敏;王莉梅;李星云;康连和
关键词:燕麦;即食粥;响应面;感官评价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酸乳清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
作者:郑伟;康连和;刘鹏斌;特日格勒;李子健;李星云;王莉梅;张园园;刘秀丽;史培;乔健敏
关键词:酸乳清;酵母菌;生物多样性;分离鉴定
-
沙芥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工艺优化
作者:马程;乌云达来;王莉梅;康连和;李星云;白乌日力嘎;闫小杰
关键词:沙芥;乳酸菌;发酵饮料;工艺优化;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