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枸杞叶茶中黄酮、多酚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亚美

作者: 闫亚美;米佳;禄璐;罗青;李晓莺;何军;安巍;秦垦;曹有龙

作者机构: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工程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枸杞叶/茶;黄酮;多酚;氨基酸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20 年 02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选取9个不同生产厂家、品种枸杞叶及其叶/芽茶样本,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黄酮和多酚的含量,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情况.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芽茶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4.73%和8.23%,显著高于其它各样本,并含有相对较高的氨基酸含量(25.33%).除个别样品外,样本间黄酮和多酚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多酚含量均高于黄酮含量.因此,不同生产厂家、品种、栽培条件下的枸杞叶及其叶/芽茶的黄酮、多酚、氨基酸含量与组成差异较大.黑果枸杞芽茶多酚类物质含量最高,可以作为优质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此外,宁杞1号和宁杞7号的嫩枝扦插苗也可作为良好的富含酚类物质的资源.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高山野生襄荷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吴金平,艾永兰,郭凤领,施建斌,陈学玲,陈佩和,邱正明. 2014

[2]蔷薇科甜茶加工应用研究进展. 柏芸,薛淑静,周明,关健,杨德,李露. 2010

[3]蓝莓叶红茶活性成分分析. 严红光,程江华,姚平伟,郝位清. 2016

[4]冲泡条件对明日叶发酵茶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张程程,李小琼,郑美瑜,刘大群. 2018

[5]青海藜麦资源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党斌. 2019

[6]不同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多品质指标的比较. 徐丽红,周鑫,郑蔚然,黎天天,何中方,詹福云,白丽萍,王君虹. 2018

[7]不同品种薯尖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陈蓬凤,梅新,黄师荣,蔡芳,王少华,何建军,施建斌,隋勇,蔡沙,熊添,陈学玲,范传会. 2021

[8]35个荔枝品种抗氧化活性评价. 蒋侬辉,刘伟,金峰,凡超,黄泽鹏,向旭. 2020

[9]不同海拔高度青钱柳活性成分及生物活性的比较. 王鑫煜,林森洪,张作法. 2020

[10]不同品种及生长期甘薯叶片多酚和黄酮含量动态分析. 张文婷,王洪云,孙健,朱红,岳瑞雪,张毅,徐飞,钮福祥. 2019

[11]大麦功能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 綦文涛,陈文若,陈银基,贠婷婷,桑伟,任贵兴. 2018

[12]金柑多酚提取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史文景,游双红,胡佳羽,江铭,王昱,缪伊雯,邓鑫,罗明,陈宇. 2020

[13]不同品种苦荞麦营养及功能成分对比分析. 王世霞,李笑蕊,贠婷婷,幺杨,任贵兴. 2016

[14]短波紫外线辐照处理对采后甜樱桃果实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焦中高,刘杰超,刘慧,张春岭,王思新,杨公明. 2017

[15]余甘子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分析和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于丽娟,吴丽华,王金香,李雪瑞,田浩,杨芳,李晚谊,肖丹,李智敏. 2020

[16]发酵和焙烤对可可豆多酚、黄酮和风味品质的影响. 易桥宾,谷风林,那治国,房一明,徐飞. 2015

[17]不同品种肉桂中酚类物质抗氧化和抑制糖消化酶活性比较研究. 刘瑶瑶,钟赛意,李会鹏,王卫飞,黎尔纳,庞道睿,廖森泰,邹宇晓. 2022

[18]樱桃次生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付全娟,魏国芹,孙杨,杨兴华,孙玉刚. 2016

[19]不同干燥方法对生姜叶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邢颖,张月,徐怀德,周素梅. 2020

[20]15种红果肉海棠多酚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魏新翠,李厚华,蔡雪雁,梁峥,唐豆豆.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