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分离株的毒力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芬芬

作者: 唐芬芬;张永红;邵榆岚;朱峰;白兴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家蚕;蚕区;BmNPV;生物测定;bro-d;云南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8 年 10 期

页码: 1160-11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BmNPV)侵染家蚕Bombyx mori导致的核型多角体病(血液型脓病)在云南蚕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给云南蚕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测定云南不同蚕区BmNPV分离株的毒力及了解BmNPV在云南的病害流行趋势,为监测和控制云南家蚕血液型脓病打下基础。【方法】通过BmNPV对家蚕5龄幼虫致死率和对家蚕BmN细胞毒力的测定评价了云南蚕区19个BmNPV分离株的致病力;对19个云南BmNPV分离株的bro-d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BmNPV对家蚕5龄幼虫的致死率测定表明,云南不同地区BmNPV毒株对家蚕的口服感染力差异较大;细胞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不同BmNPV分离株的出芽型病毒粒子(budded virus, BV)滴度差异较大。进化分析表明,所获取来自云南的19个BmNPV分离株主要分为两个亚群,亚群I在云南省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有分布,而亚群II主要集中分布于云南省北部地区。从地理分布图可以看出,亚群I所在地区多为亚热带,温度偏高;而亚群II所处的云南北部地区多为典型高原季风气候,温度相对偏低。【结论】云南蚕区存在丰富的BmNPV株系,各分离株对家蚕的毒力差异较大;云南BmNPV分离株的进化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地理气候密切相关。

分类号: S884.51

  • 相关文献

[1]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华康2号在云南省的试验与示范. 刘敏,李涛,吴克军,刘增虎,罗顺高,廖鹏飞,董占鹏. 2019

[2]短时热激后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抗性及相关抗菌肽和热激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唐芬芬,郑亚强,白兴荣,陈斌. 2017

[3]分子连锁分析探讨家蚕高抗BmNPV品系的抗性遗传基础. 高瑞,李春林,童晓玲,曹明亚,石美宁,徐安英,鲁成,代方银. 2017

[4]华康2号亲本品系人工饲料摄食性选育效果初报. 赵国栋,钱荷英,刘明珠,李刚,徐安英. 2018

[5]暗化型家蚕(mln)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抗性的初步研究. 张彦,童晓琪,石凉,孙健诚,徐浩,黄德辉,秦凤. 2024

[6]家蚕抗BmNPV新品种皖丰×润康. 王万宏,秦凤,张彦,童晓琪,黄浩,徐浩,孙健诚,黄德辉,张勇,石凉. 2023

[7]8个云南栽培桑品种对家蚕原种繁育的影响. 杨继芬,吴克军,朱红涛,范永慧,陈海佺,白红英,杨雷,杨文. 2015

[8]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在云南的试验调查. 王永生,杨海,陈松,邹邦兴,刘敏,江亚,唐辉,范永慧,杨启慧,李琼艳,李继娅,朱水芬. 2024

[9]宜宾蚕区桑枝屑栽培香菇技术. 曾旭,刘跃云,曾泽彬,赵远林. 2017

[10]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在清镇市的饲养试验简报. 胡仕叶,罗朝斌,孙运朋,杨胜特,蒋华,杨波,余文中,黄桂辉. 2016

[11]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新品种对BmNPV抗性的鉴定. 钱荷英,李刚,赵国栋,刘明珠,孙平江,徐安英. 2017

[12]累代添食BmNPV的选拔效果初报. 吴福泉,杨琼,肖阳,陈列辉,刘新涛,邢东旭,罗国庆,唐翠明,王振江. 2010

[13]家蚕新品种华·康×湘·泰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抗性鉴定. 唐芸,徐安英,艾均文,何行健,郑颖,叶征明,刘洋,汪维熙,朱贤,彭大平,宋拥军. 2019

[14]苏云金杆菌可溶性增效物质的增效活性. 杨自文,王开梅,张志刚,镇达,吴继星,钟连胜,岳书奎. 2001

[15]金龟子绿僵对稻水象甲的致病性. 紫一秋,陈祝安. 2000

[16]苏云金杆菌可溶性增效物质的回收工艺. 杨自文,王开梅,吴继星,镇达,张志刚,钟连胜,岳书奎. 2001

[17]杀虫剂配比对水稻大螟的生物活性测定. 程英,李凤良,李忠英. 2008

[18]大丽轮枝菌粗毒素在棉花根冠细胞生物学测定方法上的研究. 范尉尉,陈霞,马春红,李广敏,张香云,耿军义. 2006

[19]柱层析法对菌株snef8有效成分的初步分离. 谭可菲,段玉玺,朱晓峰,陈井生,罗宝君,赵秀梅,王连霞. 2011

[20]NBF-926的生物测定及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试验. 龙同,曹春霞,张光阳,黄大野,杨妮娜,胡洪涛,杨自文,杨再辉.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