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海蜇丝加工技术及其调味配方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贤庆

作者: 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刁石强;李刘冬;陈培基;郝淑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即食;海蜇;加工技术;配方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

ISSN:

年卷期: 2005 年 1 卷 02 期

页码: 49-53

摘要: 研究了即食海蜇丝的加工技术及其调味配方的筛选,着重研究了即食海蜇丝的增脆方法和杀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即食海蜇丝的最佳增脆条件为:在温度为60℃左右的热水中热烫40~60s;有效的杀菌方法为60℃加热辅以紫外线照射。通过正交试验研究4种主要调味料对海蜇丝成品的色、香、味等方面的影响,筛选出即食海蜇丝的最佳配方(按份量计)为:海蜇丝100、酱油2.0、陈醋3.0、辣椒油2.0、蒜泥1.0、花生油1.0、精盐1.5、白糖1.0、味精0.5、鸟苷酸+肌苷酸0.05。

分类号: TS254.4

  • 相关文献

[1]芦荟叶肉速溶同体饮料加工技术. 李健雄,张雁,唐小俊,池建伟. 2004

[2]南美白对虾即食虾仁常温贮藏品质变化与货架期研究. 郭全友,王晓晋,姜朝军. 2018

[3]即食调味金鲳鱼工艺技术研究. 熊添,吴燕燕,林婉玲,胡晓,陈胜军,荣辉. 2018

[4]真空浸渍加工即食风味马铃薯片工艺优化. 於晓燕,王思捷,李俊,雷尊国,李飞,刘嘉. 2020

[5]"即食"红阳猕猴桃的制备工艺. 严涵,肖春,张辉,吉宁,马超,李江阔,郝全洋,曹森,王瑞. 2022

[6]即食风味金针菜的加工工艺(英文). 童斌,杨薇红,贾君,洪文龙,韩艳丽,李志强,王毓宁. 2016

[7]混料设计在即食杂粮早餐粉配方研究的应用. 李莹,周剑忠,王维权. 2014

[8]即食风味金针菜的加工工艺. 童斌,杨薇红,洪文龙,韩艳丽,王毓宁. 2015

[9]龙须菜风味海藻酱的加工工艺优化. 杨贤庆,夏国斌,戚勃,李来好,陈胜军,郝志明. 2013

[10]即食卤味豆干的加工. 李志坚. 2023

[11]即食椒麻味大球盖菇加工配方优化. 赵静,王延锋,史磊,王金贺,刘姿彤,盛春鸽,张鹏,于海洋,王菲. 2024

[12]调味即食龙须菜去腥工艺及气调包装. 夏国斌,杨贤庆,戚勃,李来好,陈胜军. 2011

[13]茶香即食草鱼的工艺及产品特性研究. 胡王,陈小雷,李海洋,凌俊,段国庆,吴向俊,吕修春,裴晓鹏. 2014

[14]草鱼种在不向生长阶段对饲料蛋白质需要的研究. 廖朝兴,黄忠志. 1987

[15]海蜇浮游幼体形态特征和生长规律的研究. 刘顶海,张继红,陈四清,方建光,燕敬平,刘春胜,张明亮,高亚平. 2011

[16]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对4种大型水母的捕食行为. 刘春胜,庄志猛,陈四清,刘长琳,赵鹏,陈昭廷. 2014

[17]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Wnt5基因:cDNA克隆、基因组结构与表达. 周春娅,朱玲,潘滢,谢明松,杨傲傲,陈四清,庄志猛. 2013

[18]N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海蜇中铝含量. 吴则业,岑剑伟,杨贤庆,魏涯,周婉君,赵永强. 2015

[19]三种大型钵水母幼体对牙鲆和许氏平鲉仔稚鱼的捕食选择性. 刘春胜,庄志猛,陈四清,燕敬平,刘长琳,陈昭廷. 2016

[20]基于β-连环蛋白基因的分子标记甄别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和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 杨傲傲,朱玲,周春娅,杨洪,骆晓蕊,刘春胜,庄志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