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玉米籽粒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志峰
作者: 宋志峰;王立春;孟繁磊;牛红红;陈宝玉;魏春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玉米籽粒
期刊名称: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ISSN: 1674-8255
年卷期: 2012 年 S1 期
页码: 68-72
摘要: 本研究采用乙腈提取、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离测定,建立了高灵敏度的可同时测定玉米籽粒中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对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条件进行了优化。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0.5~5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63~0.9996。平均加标回收率在53.56%~107.71%,相对标准偏差为6.43%~15.82%。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合于玉米等作物籽粒中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同时测定。
分类号: S481.8
- 相关文献
[1]液相色谱-荧光法结合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技术测定饲料中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含量. 王石,胡深,娄迎霞,肖志明,田静,李阳,樊霞. 2020
[2]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土壤中19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 陈磊,吴赟琦,赵志勇,赵晓燕,周昌艳. 2019
[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糙皮侧耳中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 司文帅,张颖,聂冬霞,董茂锋,宋卫国,白冰. 2017
[4]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谷物、油料和植物油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李凌云,许晓敏,林桓,刘广洋,黄晓冬,徐东辉,裴志国. 2018
[5]三种常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人工抗原合成方法的设计与优选. 瞿巧钰,陈珊珊,刘潇威. 2013
[6]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中药砂仁中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张振山,乐渊,黎舒怀,刘春华,李萍萍. 2021
[7]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适体筛选技术的建立. 王耘,贺江,王丽,刘贤进. 2011
[8]用HPLC柱后衍生法分析烟草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邵金良,汪禄祥,刘宏程,兰珊珊,梅文泉,邹艳虹,杨芳. 2012
[9]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腰果中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王晓芳,杨春亮,王明月,查玉兵,林玲,苏子鹏,叶剑芝. 2012
[10]离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茄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郝家勇,罗小玲,唐宗贵,王东健. 2010
[1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邵金良,黎其万,刘宏程,佴注,兰珊珊,梅文泉,杜丽娟,樊建麟. 2011
[12]HPLC快速分析水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 李海飞,李静,徐国锋,聂继云. 2009
[13]等效面法分析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联合作用. 葛会林,陶珊珊,智霞,袁宏球,苏冰霞,马晨. 2018
[14]10种常用农药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的急性毒性效应. 赵学平,王彦华,吴声敢,俞瑞鲜,吴长兴,陈丽萍,苍涛,王强. 2011
[15]家蚕乙酰胆碱酯酶基因bmace在毕赤酵母GS115中的表达及其分析. 何永盛,陈舒迟,王弘,韩双艳,杨琼,刘细霞,董洁娴,杨武英,孙远明. 2012
[16]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环境激素效应研究进展. 王泽镕,宋超,陈家长. 2011
[17]玉米套黄豆经济施用尿素试验报告. 罗世洪. 1981
[18]对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探讨. 佟屏亚. 2015
[19]影响玉米摘穗过程中籽粒破碎和籽粒损失率的因素分析. 范国昌,王惠新,籍俊杰,曹文虎,刘焕新,郝金魁,陈德润,周祖锷,王士怀. 2002
[20]不同环境下玉米籽粒油分及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遗传效应. 王云美,高祥扩,冯素芬,杨克昌,江鲁华,赵自仙,李丽争.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3年我国马铃薯品种登记分析及发展建议
作者:庞泽;田国奎;王海艳;李凤云;潘阳;李明雪;王立春;魏晓双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登记;发展建议;展望
-
京尼平苷对盐碱胁迫下马铃薯试管苗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潘阳;王立春;田国奎;王海艳;李凤云;庞泽
关键词:盐碱胁迫;京尼平苷;马铃薯;渗透调节;抗氧化能力
-
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克新40的选育
作者:李凤云;王立春;田国奎;王海艳;娄树宝;潘阳;庞泽;丁凯鑫
关键词:马铃薯;新品种;克新40;中晚熟
-
HPLC-UV法测定细辛不同部位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
作者:张振都;邵郅伟;郝丽珊;王莹;李君梅;张奇;宋志峰
关键词:HPLC-UV法;细辛;马兜铃酸Ⅰ
-
长春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污染特征及膳食风险评估
作者:孟繁磊;谭莉;范宏;张惠峰;蔡红梅;宋志峰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污染特征;急性摄入风险;慢性摄入风险
-
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产量及生理成熟后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魏雯雯;刘彦佐;吴杨;姚凡云;曹玉军;梁杰;刘小丹;刘志铭;徐文华;王立春;张晓龙;王永军;吕艳杰
关键词:玉米;播期;熟期;生理成熟;茎秆力学特性;产量
-
四类发酵助剂对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作者:何宇光;罗正阳;李达;苗欣宇;孙慕白;牛红红;华梅;苏颖;王景会
关键词:红酵母;类胡萝卜素;发酵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