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缘大陆架科学钻探选址:珠江口盆地沉积源汇启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仲强

作者: 刘仲强;索艳慧;杜晓东;蔡国富;程昊皞;王光增;周洁;刁一笑;付新建;李三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珠一坳陷;锆石U-Pb定年;物源体系;裂陷作用转换;科学钻探

期刊名称: 地质学报

ISSN: 0001-5717

年卷期: 2022 年 08 期

页码: 2775-2787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南海海盆自1998年始开展了一系列大洋科学钻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揭开南海海盆打开过程的关键记录在南海北部陆缘大陆架。因此,开展南海北部陆缘科学钻探非常必要。珠一坳陷位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不仅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而且记录了南海海盆打开前的地质背景。该地区的物源特征分析对于揭示物质源汇过程、重建盆地构造演化过程、预测优质储层具有重要指示作用,一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也可从沉积学角度为论证南海大陆架科学钻探选址提供依据。本文采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技术,结合锆石CL图像及稀土元素配分特征,对珠一坳陷东西两侧典型地区的样品锆石进行了物源示踪、沉积源汇分析,并探讨其物源变化的构造成因。结果表明,下始新统下文昌组沉积期到上始新统上文昌组-下恩平组沉积期,坳陷物源由盆内转换为盆外供应为主。其中,恩平凹陷部分洼陷由于没有文昌组沉积地层,下恩平组仍以盆地内物源供给为主;惠州凹陷和陆丰凹陷则从上文昌组开始转为盆外物源供给。惠州和陆丰地区上始新统恩平组、渐新统珠海组、下中新统珠江组地层锆石自形程度较低,磨圆度较高,边缘破坏较为严重,年龄分布较为分散,稀土元素配分特征与基底不同,说明上文昌组-恩平组地层沉积之后,坳陷主要接受盆外华南板块物源供给。该物源转换与~43 Ma时珠一坳陷裂陷作用自南向北的转换密切相关。

分类号: P756.5

  • 相关文献

[1]滇西允沟岩组碎屑锆石年龄谱对相关地块亲缘性的约束. 赵林涛,李三忠,吕勇,林宇,刘永江,牟墩玲,廖家飞,潘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