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玉米螟对玉米的为害损失估计及经济阈值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文丽萍

作者: 王振营;叶志华;王忠跃;何康来;宋彦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王米;产量损失;经济阈值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1992 年 25 卷 01 期

页码: 44-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1988-1990年在本所农场实验田从不同卵量、不同世代和不同抗性品种三个方面研究了亚洲玉米螟为害与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螟卵量、蛀孔数及产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和回归关系。幼虫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在两世代间有显著差异、且与品种抗虫性有关。提出了根据收获前植株上幼虫为害形成的蛀孔数估计产量损失的技术以及根据各代着卵量确定经济阈值的方法,得出防治指标为:中抗品种中原单4号心叶期(一代)和穗期(二代)百株累计卵量分別为20块和12块;感虫品种中单2号心叶期和穗期百株累计卵量均为12块。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泽漆对小麦的为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张俊喜,陈磊,仇彩云,王海洋. 1999

[2]川东地区玉米螟损失率测定与经济阈值. 徐培桢,何荣蓉,卿久龄,陈昌兰,王克钰,黄仁军. 1993

[3]甜菜夜蛾引起的青菜产量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袁永达,王冬生,张天澍,滕海媛. 2013

[4]小麦根腐病产量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侯生英,张贵. 2002

[5]二化螟危害水稻产量损失研究. 赫思聪,周淑香,李丽娟,高月波,毛刚,刘剑,孙康娜,李光雪,鲁新. 2024

[6]新疆棉花蕾前后棉蚜危害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汪飞,李号宾. 1997

[7]亚洲玉米螟为害程度与产量损失研究. 钱海涛,董辉,王军辉,王振营,丛斌. 2008

[8]亚洲玉米螟和桃蛀螟危害对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 宋海燕,张晴晴,李丽莉,卢增斌,李超,孙劲松,于毅,门兴元. 2019

[9]亚洲玉米螟与串珠镰孢菌复合侵染对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 魏利民,王振营,何康来,丛斌. 2009

[10]亚洲玉米螟在高粱上蛀孔分布及其与产量损失的关系. 段有厚,孙广志,邹剑秋,卢峰. 2008

[11]亚洲玉米螟为害后玉米冠层光谱变化和产量损失研究. 文丽萍,石洁,王振营,何康来,程登发. 2007

[12]稻套麦田优势杂草对小麦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李慈厚,张俊喜. 2006

[13]稻纵卷叶螟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梁家荣,刘树法. 2001

[14]甘肃省黄芪霜霉病发病规律及防治经济阈值研究. 陈泰祥,杨小利,陈秀蓉,李春杰,王涵琦,王艳. 2015

[15]红三叶白粉病危害损失通径分析及经济阈值的数学模型. 袁庆华,蒋文兰. 1991

[16]滴灌系统中压力调节器应用的经济性分析. 田金霞,龚时宏,李光永. 2004

[17]杂交水稻纹枯病为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的研究. 何明,何忠全,周思九,毛建辉,吴斌. 1986

[18]千金子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防治经济阈值. 周普国,何燕红,杨峻,林荣华,齐文全,李林,欧阳灿彬. 2018

[19]鲜食玉米大斑病经济阈值及品种抗性分级标准.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陈伟,卢学松,杨秀娟. 2021

[20]高原鼠兔对草地植被的危害及防治阈值研究. 杨振宇,江小蕾.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