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三套籼稻重组自交系群体分析水稻粒形QTLs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玉君

作者: 朱玉君;应杰政;樊叶杨;黄得润;庄杰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重组自交系;粒长;粒宽;长宽比

期刊名称: 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ISSN:

年卷期: 2013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粒长(grainlength,GL)、粒宽(grainwidth,GW)和长宽比(length-widthratio,LWR)是衡量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弄清粒形性状的遗传基础对有效改良稻米外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所用群体为3套籼籼交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分别为协青早B/密阳46(XM)、珍汕97B/密阳46(ZM)和特青/IRBB品系(TI),其中,TI群体抽穗期变异很小,而另2套群体抽穗期变异较大。各群体在浙江省富阳市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于水稻生产正季分别种植两年,测定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应用前期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XM遗传图谱含240个分...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利用BC_2F_2高代回交群体定位水稻籽粒大小和形状QTL. 陈冰嬬,石英尧,崔金腾,钱益亮,刘海燕,张力科,王辉,高用明,朱苓华,黎志康. 2008

[2]环境条件对水稻籼型软米品种粒形的影响. 刘义富,卢义宣,辜琼瑶,郭咏梅,奎丽梅,涂建,刘晓利. 2007

[3]不同生态环境下冬小麦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张秀英,伍玲,王瑞,海林,游光霞,闫长生,肖世和. 2009

[4]水稻谷粒外观性状和粒重的遗传研究. 刘金波,胡文德,王宝祥,杨波,方兆伟,秦德荣,徐大勇. 2014

[5]一个特大粒水稻种质粒形相关基因的检测. 陈杰,朱业宝,孙新立,翁群清,张国杰. 2017

[6]水稻粒形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姜树坤,张喜娟,王嘉宇,刘进,张凤鸣,徐正进. 2011

[7]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水稻籽粒长宽比QTL. 梁文化,陈涛,姚姝,赵凌,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春芳,路凯,赫磊,王才林,张亚东. 2021

[8]粒重基因TaCwi-A1等位变异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功能分析. 刘永伟,周硕,王雪征,孙果忠,朱金永,韩秋芬,李春杰,赵和,王海波. 2017

[9]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耐热性评价. 张金波,王小波,严勇亮,肖菁,彭惠茹,丛花. 2020

[10]水稻特大粒种质BG1和优质恢复系华占的粒形基因研究及相关功能标记开发. 龚柯,薛炮,温小霞,廖飞飞,孙滨,彭泽群,程式华,曹立勇,张迎信,吴玮勋,孙廉平,占小登. 2021

[11]红小豆、大豆以及菜豆的形态特征和出苗日数的相关性. 曹大伟. 2009

[12]青稞籽粒长和宽的差异性. 杨可涵,康宇宇,刘新春,严俊,王睿珅,蔡羽,杜娟,冯宗云. 2023

[13]玉米籽粒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王新涛,李保叶,杨青,代资举,郝俊杰. 2021

[14]高配合力、优质恢复系泸恢8258系列组合品质分析. 游书梅,郑家奎,蒋开锋,张涛,杨莉,杨乾华,万先齐,罗婧,李昭祥,高磊. 2015

[15]基于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野生稻粒宽QTL-qGW8.1的精细定位. 孙妍,苏龙,乔卫华,郑晓明,齐兰,丁膺宾,许睿,张丽芳,程云连,兰进好,杨庆文. 2018

[16]水稻粒长遗传及其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张静,李晨,潘大建,陈文丰,孙炳蕊,刘清,吕树伟,江立群,毛兴学,范芝兰. 2021

[17]利用剩余杂合体衍生的近等基因系精细定位水稻粒长微效QTL qGL1.1. 李盼盼,朱玉君,郭梁,庄杰云,樊叶杨. 2020

[18]水稻粒长粒重主效基因GS3的功能标记开发与利用. 伍豪,高利军,黄娟,高菊,卿冬进,戴高兴,梁海福,周维永. 2019

[19]黑龙江省4个主栽水稻品种GS3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张擘,杨学文,赵北平,郑福余,孙中义,孟庆英,吴立成,肖明纲. 2023

[20]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水稻糙米率QTL定位分析. 叶生鑫,刘颖,彭强,张大双,吴健强.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