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黑唇苜蓿盲蝽种群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利娟

作者: 张利娟;雒珺瑜;张帅;马妍;王春义;吕丽敏;朱香镇;崔金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唇苜蓿盲蝽;遗传结构;基因流;遗传漂变;种群扩张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667-6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黑唇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nigritylus Hsiao作为一种植食性昆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个体有转向农作物取食危害的趋势。本研究旨在探讨黑唇苜蓿盲蝽在中国北部地区的种群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和种群历史动态。【方法】针对10个地理种群256头个体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893bp)进行种群遗传分析。【结果】共检测到33个单倍型,确定1个祖先单倍型H5和3个高频率单倍型。Mantel检测显示种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中性检验和Beast分析显示种群整体经历了扩张。AMOVA和种群间成对Fst分析表明种群间遗传差异整体较低。Migrate分析显示种群间存在大量的基因流。BI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和Network网络中介图分析显示种群在整体扩张的同时,部分种群个体已经出现了遗传分化并形成独立的遗传支系,虽然各种群遗传单系还没有形成。【结论】作者推测人为干扰可能是导致黑唇苜蓿盲蝽整体扩张的主要原因;种群间高水平的基因流是导致低遗传差异的重要原因;廊坊种群与其它种群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和低的遗传多样性,可能是由于该种群在扩张过程中发生了遗传漂变。

分类号: S433.3

  • 相关文献

[1]基于线粒体DNA的宁夏、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棉铃虫种群遗传结构. 陆宴辉. 2018

[2]澜沧江老挝纹胸鮡Cytb基因的序列变异与遗传结构分析. 金菊,刘明典,阴双雨,汪登强,刘绍平,陈大庆. 2011

[3]藏獒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研究. 兰小平,郭宪,陈永昌,杨俊年,鄢珣,崔泰保. 2010

[4]黑龙江流域哲罗鲑的遗传结构分析. 匡友谊,佟广香,徐伟,孙效文,尹家胜. 2010

[5]中国甜菜夜蛾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王兴亚,许国庆. 2014

[6]黄颡鱼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周伟,王俊,金斌松,高天翔,宋娜. 2016

[7]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解析华北地区棉铃虫种群遗传结构. 张磊,梁馨月,张纪,萧玉涛. 2021

[8]雅鲁藏布江下游弧唇裂腹鱼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 张驰,李科,苏奇. 2024

[9]野生与家养鹌鹑种群杂交后代遗传变异机制初探. 常国斌,常洪,刘向萍,胡国顺,陈国宏. 2010

[10]汶上芦花鸡保种群体一对等位基因遗传漂变的计算机模拟. 李国辉,韩威,张会永,王洪志,殷建玫,尤哲夫,苏一军. 2016

[11]西江中下游鳤的遗传多样性与种群动态历史. 杨计平,李策,陈蔚涛,李跃飞,李新辉. 2018

[12]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亚基基因(COⅡ)序列的不同地理种群桃蛀螟的系统发育研究. 李菁,王振营,何康来,刘勇,白树雄. 2012

[13]不同放牧强度下垂穗披碱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钊,梁新平,侯扶江,田苗苗,张红瑞,余莹,管永卓,王成章,严学兵. 2015

[14]内蒙古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英文). 韩海斌,周晓榕,高书晶,庞保平. 2017

[15]不同来源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的多样性与近缘种关系. 魏潇,章秋平,刘宁,张玉萍,徐铭,刘硕,张玉君,马小雪,刘威生. 2019

[16]中国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遗传多样性及寄主专化性分析. 王克勤,刘兴龙,邵天玉. 2018

[17]南海4个花刺参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文菁,范嗣刚,李海鹏,胡超群. 2018

[18]基于线粒体DNACOⅡ基因的亚洲玉米螟中国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及基因流研究. 张颖,王振营,何康来,王强. 2010

[19]广东省稻区越冬代大螟种群动态监测及遗传多态性差异分析. 吴阳刚,袁龙宇,黄德超,李燕芳,肖汉祥,张振飞. 2023

[20]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陈长卿,陆宁海,彭云良,詹刚明,黄丽丽,康振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