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联合稻田养萍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慧芬
作者: 郑慧芬;吴红慧;李振武;邓素芳;应朝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稻田养萍;氮肥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172-1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秸秆还田在提高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在水稻生长初期,秸秆的掺入可能会导致微生物的氮固定,从而抑制水稻的生长和对氮素的吸收.具有高效固氮能力的红萍可以作为优质绿肥放养于稻田,能提供氮素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可以缓解秸秆还田造成的氮缺乏.为明确秸秆还田联合稻田养萍对水稻谷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谷物品质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了 5 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用化肥(F)、常规施用化肥+秸秆还田(FS)、常规施用化肥+稻田养萍(FA)、常规施用化肥+秸秆还田+稻田养萍(FSA)].结果表明:FS处理水稻产量、氮素吸收量、氮肥利用率、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及镁、铁和锌含量均与F处理差异不显著,钙含量显著低于F处理(P<0.05);FA处理糙米率、精米率、蛋白质含量、镁和铁含量与F处理差异不显著,水稻产量、氮素吸收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垩白粒率、垩白度显著高于F处理(P<0.05),直链淀粉含量、钙含量和锌含量显著低于F处理(P<0.05);FSA处理蛋白质、钙、镁、铁和锌含量与F处理差异不显著,水稻产量、氮素吸收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垩白粒率、垩白度显著高于F处理(P<0.05),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和精米率显著低于F处理(P<0.05).综上所述,秸秆还田联合套养红萍共作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且未降低稻米的营养品质,是一项有潜力的南方稻田耕作措施.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麦秸全量还田下减氮施肥对粳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斯梅,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段增强. 2023
[2]陇东旱塬覆膜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对秸秆还田与减氮的响应. 党翼,张建军,赵刚,王磊,周刚,樊廷录,李尚中. 2023
[3]半干旱区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养分、氮肥利用率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王宇先,李欣洁,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张巩亮. 2024
[4]提高稻田尿素氮利用率若干方法与机理探讨. 唐建阳,翁伯琦,何萍,林永辉,陈炳焕. 1998
[5]水稻产量对氮肥响应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生理的关系. 刘立军,王康君,卞金龙,熊溢伟,陈璐,王志琴,杨建昌. 2014
[6]施氮量对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岳芳,陈留根,周炜,王子臣,薛新红. 2009
[7]不同生态条件下品种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美微,谢旭东,王晨阳,马耕,卢红芳,周国勤,谢迎新,马冬云. 2016
[8]贵州黄壤小白菜生长、品质、光合特性及氮素利用对新型肥料的响应. 赵欢,张萌,秦松,安江勇,王正银,肖厚军. 2016
[9]施氮量对宁夏银北油葵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马孝林,盛彦鑫,周丽娜. 2013
[10]不同氮肥利用效率类型玉米自交系的源、库特征及其筛选指标. 常晓,常晓,王小博,代华龙,吴嫚,杨兆生,李健. 2020
[11]黄淮稻区水稻品种氮肥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孙志广,王宝祥,剧成欣,杨波,邢运高,徐波,刘艳,代慧敏,李景芳,迟铭,刘金波,李健,陈庭木,卢百关,方兆伟,徐大勇. 2019
[12]增密减氮对高原粳稻产量及其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何成贵,资月娥,陈路华,梅贵华,郭肖艳,许石昆,桂媛,马淑琴,李贵勇. 2018
[13]增密与减氮对秋玉米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张萌,潘高峰,黄益勤,何俊欧,方雪东,刘志辉,展茗. 2019
[14]不同栽培模式对华南双季晚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潘俊峰,钟旭华,黄农荣,刘彦卓,田卡,梁开明,彭碧琳,傅友强,胡香玉. 2019
[15]土壤肥力对红壤性水稻土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彭卫福,吕伟生,黄山,曾勇军,潘晓华,石庆华. 2018
[16]施氮量对不同品种水稻氮素利用及碳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 2019
[17]水氮互作对旱地春小麦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产量的影响. 姜小凤,郭建国,董博,郭天文,王淑英. 2018
[18]等氮条件下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对春玉米的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高洪军,朱平,彭畅,张秀芝,李强,张卫建. 2015
[19]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对不同施氮量下直播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彭成林,袁家富,贾平安,佀国涵,徐祥玉,赵书军,李金华. 2020
[20]控释掺混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氨挥发的影响. 曹兵,高玮,李洪杰,杜梦扬,王学霞,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谷佳林,董淑祺,李子双.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种植宽叶雀稗对放养河田鸡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理化性状的影响
作者:高承芳;李振武;应朝阳
关键词:林下种草;宽叶雀稗;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
-
福建省"稻萍鱼"模式推广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李振武;杨有泉;詹杰;应朝阳
关键词:稻萍鱼模式;推广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
稻萍共生对水稻磷素吸收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郑慧芬;应朝阳
关键词:水稻;稻田;稻萍共生;磷肥利用效率;磷肥回收利用率
-
稻萍共生模式下闽北稻田的土壤固碳效应分析
作者:郑慧芬;李振武;邓素芳;陈志彤;应朝阳
关键词:稻萍共生;净初级生产力;CH4排放量;生态系统净碳收支;碳固存速率
-
盐碱胁迫对闽南饲用(印度)豇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春燕;陈恩;罗旭辉;陈志彤;应朝阳
关键词:盐碱胁迫;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生长;豇豆
-
林下草地放牧河田鸡对林地土壤化学性状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作者:高承芳;陈冬金;辛清武;应朝阳
关键词:放牧方式;放牧时间;土壤化学性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7种豆科牧草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作者:李春燕;陈恩;罗旭辉;应朝阳
关键词:盐胁迫;种子萌发;豆科牧草;耐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