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幅对小麦花后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振

作者: 张振;赵俊晔;石玉;张永丽;于振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籽粒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981-9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播幅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及其形成的生理原因,本研究于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冬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史家王子村小麦试验站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2种播幅处理:处理1是播幅为8 cm(B1);处理2是播幅为3 cm(B2)。研究了不同播幅对小麦光合特性、冠层光截获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和籽粒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B1处理开花后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显著高于B2处理,其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透射率显著低于B2处理;B1处理开花后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B2处理,其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显著低于B2处理; B1处理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开花后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成熟期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B2处理; B1处理穗粒数、千粒重均显著高于B2处理;与B2处理相比, B1处理的2年平均籽粒产量和光能利用率分别高6.12%和7.71%。综上所述,播幅为8 cm的B1处理通过塑造了合理的冠层结构,改善了开花后叶片的光合性能,有利于开花后植株的光合物质生产,从而获得了最高的籽粒产量和光能利用率,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研究为小麦宽幅播种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测墒补灌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何建宁,石玉,赵俊晔,张永丽,于振文. 2015

[2]不同土层测墒补灌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郭增江,于振文,石玉,赵俊晔,张永丽,王东. 2014

[3]山东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光合特性的演变. 彭芹,郭骞欢,张西斌,程敦公,戴双,李豪圣,赵世杰,宋健民. 2012

[4]宽幅播种下基本苗密度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叶片和根系衰老的影响. 孔令英,赵俊晔,张振,石玉,于振文. 2023

[5]不同畦长灌溉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延飞龙,赵俊晔,石玉,于振文. 2019

[6]除草剂使用时期对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 党建友,裴雪霞,王姣爱,程麦凤,屈会选,张定一. 2009

[7]长期免耕覆盖对旱地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王健波,严昌荣,刘恩科,陈保青,张恒恒. 2015

[8]氮肥减量后移改善植株光合特性提高麦-玉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 赵凯男,丁豪,刘阿康,姜宗昊,陈广周,冯波,王宗帅,李华伟,司纪升,张宾,毕香君,李勇,李升东,王法宏. 2024

[9]长期定位耕作方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何建宁,于振文,石玉,赵俊晔,张永丽. 2017

[10]长期耕作方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何建宁,于振文,石玉,赵俊晔,张永丽. 2017

[11]基于控墒补灌的春小麦滴灌制度研究. 王国栋,曾胜和,周建伟,陈云,梁飞,张磊. 2014

[12]播期对优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裴雪霞,王姣爱,党建友,张定一. 2008

[13]追施氮肥对强筋小麦‘镇麦16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爱大,蔡金华,温明星,李东升,曲朝喜. 2014

[14]土壤深松和补灌对小麦干物质生产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郑成岩,于振文,张永丽,王东,石玉,许振柱. 2013

[15]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宁麦24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姚金保,马鸿翔,张平平,张鹏,杨学明,周淼平. 2018

[16]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树体结构、光环境和小麦产量间的相关性. 张雯,刘翠荣,周玉梅,周皓,谢辉. 2019

[17]不同播期对早熟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春艳,张建民,罗馥直,严伟强,李元清,王小兵,叶君. 2018

[18]宁麦27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张鹏,马鸿翔,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2020

[19]四川北部丘陵地区小麦新品种(系)抗旱性比较. 任勇,周强,杜小英,雷加容,欧俊梅,陶军,李生荣,廖绍帆. 2018

[20]不同类型土壤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魏鑫,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赵广才.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