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设计优化北苍术组织培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左静静
作者: 左静静;闫贵云;安晓宁;霍利光;刘少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北苍术;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外植体;丛生芽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7 年 33 卷 11 期
页码: 21-24
摘要: 为了拯救濒危植物——北苍术,保护种质资源,在山西省中条山和太行山采集北苍术,以北苍术的种子为材料获得无菌试管苗,分别利用根、胚轴、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6-卡基腺嘌呤(6-BA)、激动素(KT)、萘乙酸(NAA)及其配比对北苍术无菌苗增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NAA浓度对北苍术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胚轴为外植体在1/2MS+2,4-D2.0 mg/L+KT 1 mg/L+蔗糖3%的培养基中更有利于形成愈伤组织从而长成完整植株;北苍术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 2 mg/L+KT 1 mg/L+NAA 0.5 mg/L+蔗糖3%;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蔗糖3%。
分类号: S567.239
- 相关文献
[1]蝴蝶兰丛生芽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黄丹,陈和明,吕复兵. 2017
[2]火炬姜种子无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吕德任,黄赛,戚华沙,王景飞,符瑞侃,潘梅. 2016
[3]药用植物裸花紫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潘梅,黄赛,王景飞,吕德任,戚华莎. 2013
[4]非洲菊的组织培养. 王海琴,冯先桔,李丽,罗君琴. 2005
[5]‘农科180’番茄种苗组织培养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赖呈纯,黄贤贵,范丽华,谢鸿根,郑回勇. 2015
[6]菊芋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建立. 陆杰,宋洋,王珣,王秀君,肖晖,王婧,穆艳杰,李柱刚. 2010
[7]元宝枫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 权志珣,燕丽萍,王因花,仲伟国,梁燕,吴德军,马秋月. 2024
[8]土田七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黄赛,符瑞侃,杨珺,戚华沙,吕德任,潘梅. 2016
[9]花生幼叶丛生芽的诱导和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艳,李少雄,周桂元,洪彦斌,林坤耀,梁炫强. 2006
[10]木本植物组织培养不定芽诱导研究进展. 曹昆,李霞. 2008
[11]大麦单倍体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何婷,陆瑞菊,高润红,郭桂梅,黄亦辰. 2014
[12]三角梅无菌播种快速繁殖技术. 潘梅,符瑞侃,杨珺,戚华沙,黄赛,姜殿强,王景飞,云勇. 2017
[13]道地药材射干快繁体系的建立. 张慧英,郭辉,洪登伟,刘芳. 2016
[14]鲜食枣的快速繁殖体系研究初报. 李学营,彭勇菲,王金鑫,彭建营. 2019
[15]蟆叶秋海棠快速繁殖的研究. 李建革,刘敏,王磊. 2006
[16]兴仁金线莲丛生芽诱导增殖研究. 罗晓青,蒙秋伊,查兰松,张志勇,卢加举. 2012
[17]杂交构树茎段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田瑞,黄咏明,卢素芳,徐爱春,戴永红,龚艳,秦仲麒. 2019
[18]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张书萍,白石,陈丽静. 2008
[19]花叶金线莲茎段诱导植株再生培养技术研究. 叶秀仙,陈艺荃,钟淮钦,林榕燕,黄敏玲. 2018
[20]软枣猕猴桃‘天源红'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林苗苗,方金豹,齐秀娟,陈锦永,顾红,张威远,孙雷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小麦穗型相关生长素通路基因发掘及TaARF23-A与小穗数关联分析
作者:谭丹;陈家婷;郜钰;张晓军;李欣;闫贵云;李锐;陈芳;常利芳;张树伟;郭慧娟;畅志坚;乔麟轶
关键词:小麦;穗型;生长素;TaARF23-A;小穗数;分子标记
-
马铃薯新品种并薯26号的选育技术研究
作者:霍利光
关键词:马铃薯;并薯26号;选育技术
-
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作者:宋倩娜;梅超;霍利光;王慧杰;冯瑞云
关键词:马铃薯;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植物激素;遗传转化体系
-
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作者:宋倩娜;梅超;霍利光;王慧杰;冯瑞云
关键词:马铃薯;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植物激素;遗传转化体系
-
小麦三雌蕊性状的遗传分析与连锁标记开发
作者:侯光生;闫贵云;李欣;乔麟轶;常利芳;张晓军;畅志坚
关键词:小麦;三雌蕊;遗传分析;定位;基因芯片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69连锁标记在育种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张晓军;杨文静;畅志坚;常利芳;闫贵云;张树伟;李欣;乔麟轶;郭慧娟;雷梦林;贾举庆;穆志新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Yr69;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病育种
-
党参覆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析
作者:左敏;左静静;李广信
关键词:党参;覆膜栽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