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粱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军

作者: 肖军;石太渊;郑秀春;段有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农杆菌;遗传转化

期刊名称: 杂粮作物

ISSN: 1003-4803

年卷期: 2004 年 24 卷 04 期

页码: 16-19

摘要: 用高粱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与农杆菌共培养,成功地实现了农杆菌介导的高粱遗传转化,并筛选得到了转基因再生植株。经过PCR和Southern杂交,均已证实了外援基因已导入和整合到植物体中。得到的部分转基因植株,经过抗虫鉴定表明,具有很强的抗虫性。高粱遗传转化过程中最佳预培养时间是3~5d,最适宜的菌液浓度为OD600值=0.5~0.7,共培养培养基的最佳pH值是5.2~5.6,最佳温度为22~25℃,最佳共培养时间是3d。100μmol/L乙酰丁香酮对提高高粱愈伤组织遗传转化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分类号: S514.035.1

  • 相关文献

[1]农杆菌介导高粱遗传转化的相关因素优化. 张微,王良群,刘勇,郝艳芳,杨伟,白鸿雁,武擘. 2018

[2]土壤宏基因组中抗草甘膦新基因的克隆与转化水稻的研究. 王云鹏,马景勇,马瑞,马建,刘文国. 2014

[3]农杆菌介导巨桉Eg5高效遗传转化. 郭利军,曾炳山,刘英. 2013

[4]根癌农杆菌介导花生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高明,谭化,王云鹏,陈雪艳,刘艳芝. 2013

[5]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王萍,王罡,季静,曾凡亭,黄彬城,曹江,吴颖. 2004

[6]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现状与分析. 袁美,李双铃,李海渤,张成松. 2003

[7]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马铃薯研究. 朱英,刘永翔,黄永会,邱礽,刘作易. 2013

[8]农杆菌介导转化大丽轮枝茵的体系优化. 陈天子,袁洪波,杨郁文,刘蔼民,张保龙. 2011

[9]根癌农杆菌介导合欢转TaNHX2基因体系的优化. 周祥明,郝志愚,夏时云,王姝,宋建. 2013

[10]泡桐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戴群,何放亭. 1999

[11]农杆菌介导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研究. 陈立国,后猛,王玉海,崔发,王洪刚. 2007

[12]影响农杆菌介导的黄瓜抗虫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因素研究. 魏爱民,张文珠,杜胜利,韩毅科,张桂华,张历. 2006

[13]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转化研究进展. 张丽,宋玉霞,巩檑,颉瑞霞,甘晓燕. 2015

[14]大豆生物工程研究进展. 程林梅,孙毅,岳焕荣. 2001

[15]多基因表达载体KCTB转化宁夏枸杞的研究. 朱永兴,曹鹏,许兴,孟青青,赵子丹. 2010

[16]影响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 施利利,王松文,联系作者,蔡宝立,孙宗修,张欣,刘霞. 2003

[17]农杆菌介导的葡萄转化研究进展. 张丽,王敬东,宋玉霞. 2012

[18]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 张婧,包爱科,柴薇薇,刘林波,王锁民. 2020

[19]抗旱调控基因DREB2A转化辽荞5号的研究. 丰明,陈庆富,葛维德,薛仁风. 2019

[20]农杆菌介导FT基因转化嘎拉苹果的研究. 孟玉平,曹秋芬,周慧,杜建中,曹尚银.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