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丽丽
作者: 吴丽丽;张长勇;王庆胜;牛忠林;邱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分析;玉米育种;应用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10 年 16 卷 08 期
页码: 156-157
摘要: 灰色关联度分析作为一种十分简便、易学易用的理论在农业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中主要介绍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并对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唐海涛,张彪,林勇,叶国成,陈宛秋. 2007
[2]分子标记在优质蛋白玉米(QPM)育种中的应用. 宋敏,田清震,李新海,李明顺,张世煌. 2005
[3]热带、亚热带种质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代秀云,杨春梅,董亚琳. 2011
[4]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引种中的应用. 郭永忠,王锋,刘华,左忠,胡建军. 2006
[5]加入WTO后辽宁省玉米育种、种业和生产发展趋势探讨. 杨镇,那桂秋,辛华军. 2003
[6]中国玉米育种发展趋势与对策. 刘孝忱,梁晓斐. 2013
[7]浅析吉林省玉米育种发展方向. 代秀云,牟丰盛,董亚琳. 2009
[8]关于法国Limagrain公司玉米育种的考察报告. 林红,孙德全,李绥艳,马延华,潘丽艳,金益,王振华. 2010
[9]贵州玉米育种问题的思考. 英敏,余虎. 2005
[10]杂交玉米新品种绿单50的选育与高产栽培. 张彪,陈洁,林勇,李远春. 2009
[11]宁夏玉米育种10年回顾及展望. 杨国虎,许志斌,罗湘宁. 2001
[12]极早熟玉米杂交种抗大斑病鉴定与评价. 张崎峰. 2020
[13]正确认识转基因玉米安全和种质污染问题. 景希强,丰光,于兵,陈增齐,曲继林. 2013
[14]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应用研究的初探. 张小娟,郭凤琴,郭庆瑞,殷建军,王力. 2018
[15]深粒高产、优质、多抗、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正红6号的选育研究. 柯永培,张彪,袁继超,肖小余,石海春,余学杰,孙群,赖仲铭,杨志荣. 2005
[16]玉米育种转型期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李成,王瑞莲,王艺煊,陈阳,康洪彪,杨毅成,王兆娟. 2021
[17]2013—2018年全球玉米育种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齐世杰,赵静娟,郑怀国. 2020
[18]玉米品种江单6的选育. 付立新,刘畅,李春霞,龚士琛,李国良,王明泉,任洪雷,胡少新,杨剑飞,梁虹,扈光辉. 2020
[19]基于玉米50K芯片分析鲜食玉米温-热带杂种优势模式及其育种利用. 胡俏强,周玲,潘玖琴,吉善良,黄少华,周安来,孙雪花,郭华,赵涵,戴惠学. 2021
[20]玉米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田清震,谢传晓,李新海,李明顺,张世煌.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新品种合玉148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吴丽丽
关键词:玉米;合玉148;选育;栽培技术
-
苜蓿抗寒突变体生理生化及性状指标分析
作者:李如来;冯鹏;郑海燕;牛忠林;靳晓春;吴丽丽;蒋佰福;姜雪琪
关键词:零磁空间;紫花苜蓿;诱变突变体;抗寒性
-
辣椒野生型与果色突变体果实不同发育阶段色泽比较与品质分析
作者:李丽缘;吴丽丽;黄湖荣;蒋清清;徐欢;杨博智;周书栋
关键词:辣椒;果色突变体;色泽;品质
-
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合粳2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黄成亮;付久才;马瑞;王庆胜;朱宝国;孟庆英;杨晓贺;姚亮亮;邱磊;张茂明;王自杰;张家智;蔡永盛
关键词:水稻;合粳23;选育;栽培技术
-
不同除草剂用量的田间防效及对玉米安全性影响
作者:牛忠林;靳晓春;吴丽丽;李如来;蒋佰福;王庆胜;王囡囡
关键词:玉米;除草剂;防效;安全性
-
粳稻新品种龙平386的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杨晓贺;吴彦龙;姚亮亮;高雪冬;张茂明;邱磊;王自杰;张家智;丁俊杰
关键词:粳稻;龙平386;选育;栽培技术
-
低温预处理对辣椒花药培养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丁子健;张俊华;吴丽丽;唐晓玲;蒋清清;程纬韬;杨博智;周书栋
关键词:辣椒;花蕾;低温预处理;花药培养;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