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链特异性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存
作者: 刘存;邓永;梁琳;李金祥;张彦明;崔尚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非病毒核苷酸序列标签;荧光定量PCR方法
期刊名称: 畜牧兽医学报
ISSN: 0366-6964
年卷期: 2019 年 010 期
页码: 2079-20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复制过程中正、负链RNA进行定量检测,通过生物学软件DNAStar和Primer express 3.0设计BVDV正、负链RNA特异性反转录引物并在其5′端添加非病毒核苷酸标签序列以区分BVDV正、负链RNA.同时设计荧光定量PCR引物与非病毒核苷酸标签序列组成引物对,建立了BVDV链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ssRT-qPCR)方法,对其敏感性、重复性、特异性进行评估并利用所建立BVDV ssRT-qPCR对不同接毒剂量下BVDV在细胞内复制过程中正、负链R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以构建的pMD18T-BV+和pMD18T-BV-质粒为标准品建立的BVDV正链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ss(+)RT-qPCR]和负链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ss(-)RT-qPCR]在10~2~10~7拷贝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1和0.995 3;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ssRT-qPCR敏感性较好,ss(+)RT-qPCR最低检测下限为10拷贝,ss(-)RT-qPCR最低检测下限为100拷贝.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ssRT-qPCR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为均小于1%,方法重复性良好.特异性试验显示,所建立的ssRT-qPCR方法与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等不存在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利用建立的ssRT-qPCR对不同感染剂量下细胞内BVDV正、负链R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以10、0.1 MOI剂量接种BVDV于MDBK细胞后,BVDV正、负链RNA变化呈现先升后降再逐渐上升的趋势.以1 MOI剂量感染MDBK细胞,BVDV正、负链RNA的动态变化趋势略有差异,整体呈上升趋势.10、1 MOI接毒剂量接种细胞后,BVDV正、负链RNA在感染后36 h基本维持稳定水平,以0.1 MOI接种细胞后BVDV正、负链RNA在感染后24 h即达到稳定水平.BVDV链特异性检测进一步验证了所建立方法的适用性.该研究建立了BVDV链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BVDV在细胞内复制过程中正、负链RNA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描述,为研究宿主蛋白抗病毒机制、BVDV基因组RNA复制及调控机制等研究提供了研究手段.
分类号: S852.653
- 相关文献
[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刘存,崔尚金. 2018
[2]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别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 赵新,王永,兰青阔,刘娜,陈锐,朱珠,李欧静. 2015
[3]一起境外输入性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 刘存,吕桂霞,徐鸿,党安坤,梁琳,陈静,孙圣福,兰邹然. 2021
[4]兔源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锦祥,林松华,陈冬金,孙世坤,陈岩锋,高承芳,桑雷,谢喜平. 2023
[5]小麦基部茎秆禾谷丝核菌DNA含量的定量检测. 周淼平,姚金保,张鹏,杨学明,余桂红,马鸿翔. 2015
[6]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苏进博,王锦祥,殷光文. 2025
[7]国内新型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张倩,陶洁,张东,区炳明,林航,杨颖,张信军,朱礼倩,王建业,贺生中,孟婷,谢静,朱国强. 2017
[8]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研究. 邓宇,王新华,郭燕,钟发刚,沈敏. 2007
[9]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持续感染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钟发刚,王新华,程安春. 2006
[10]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王姝,朱远茂,蔡红,马磊,史鸿飞,吕闯,董秀梅,高欲燃,薛飞. 2013
[1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石河子株E2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黄新,钟发刚,薄新文,杨华,郭燕,刘志强,赵军民,任耀军,罗盘棋,王新华. 2008
[12]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组结构与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范进江,薄新文,钟发刚. 2008
[1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捕获ELISA方法的建立. 钟发刚,程安春,王新华,邓宇,郭燕. 2008
[14]沙冬青总生物碱体外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邱翔宇,相猛,方梅,贾宁. 2013
[15]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玛纳斯株E2基因的克隆及其主要抗原表位区的分段表达. 黄新,王新华,钟发刚. 2009
[16]抗CP型、NCP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高免卵黄抗体的制备. 赵玉龙,吾莫尔,薄新文,李岩,钟发刚,李娜,库朝锋. 2009
[17]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牛外周血单核细胞对CD80和CD86 mRNA转录的影响. 韩猛立,黄新,钟发刚. 2012
[18]牛病毒腹泻病毒(BVDV)E2重组蛋白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钟发刚,黄新,王新华,李娜. 2010
[19]内蒙古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学调查. 童钦,吕晓妍,王炜,项键. 2013
[20]新疆石河子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李娜,韩猛立,黄新,薄新文,王新华,赵玉龙,钟发刚.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与通径分析
作者:陈海凤;周传猛;梁琳;甘冰;肖荣华;马志航
关键词:优质常规稻;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通径分析
-
ApiAP2转录因子家族调控弓形虫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丹丹;罗润琪;梁瑞英;汪磊;梁琳;司红彬;丁家波;汤新明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生活史;转录因子;基因调控;基因表达
-
猫冠状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陈秋阳;梁瑞英;梁琳;汤新明;秦彤;丁家波
关键词:猫冠状病毒;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
-
辽宁沈阳株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VP2基因扩增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刘琪;刘正伟;梁琳;张利;郝春晖;李玥;赵福庆
关键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VP2基因;生物信息学;蛋白结构
-
艾美耳球虫的遗传操作:平台建立、应用与展望
作者:梁瑞英;索静霞;梁琳;刘贤勇;丁家波;索勋;汤新明
关键词:艾美耳球虫;遗传操作;基因编辑;技术瓶颈;疫苗载体
-
一株鸽副黏病毒Ⅰ型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作者:张姗;刘大虎;刘宝京;梁琳;梁瑞英;汤新明;仇旭升;丁铲;丁家波;侯绍华
关键词:鸽副黏病毒Ⅰ型;分离鉴定;Ⅵ.2.1.1.2.2(原Ⅵk)基因亚型;致病性
-
布鲁氏菌表位疫苗研究进展及其在犬布鲁氏菌病疫苗研究中的思考
作者:梁瑞英;刘大虎;汤新明;梁琳;李子彬;蒋卉;杨晓雯;杨升;丁家波
关键词:布鲁氏菌;免疫抗原;抗原表位;表位筛选;表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