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俭草杂种F_1抗寒性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鹏良
作者: 王鹏良;徐洋;吕智鹏;王海燕;覃子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假俭草;抗寒性;F1群体;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11 年 20 卷 02 期
页码: 292-2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选用抗寒性存在差异的假俭草品种E142和E022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了杂种F1群体;利用电解质渗透法对F1群体及其亲本进行抗寒性鉴定,利用植物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分析方法分析假俭草抗寒性遗传特征。结果表明,1)杂种F1群体不同单株间的抗寒变异较大,变异范围为-9.63~-1.45℃,变异系数为-29.27%。2)F1群体的抗寒性呈连续的混合正态分布,符合植物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3)假俭草的抗寒性状最适遗传模型为B-1,即抗寒性状受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控制,主基因的遗传率为91.28%。本研究明确了假俭草抗寒性状的遗传规律,为假俭草抗寒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假俭草抗寒育种创造了材料。
分类号: S688.4
- 相关文献
[1]甘蔗野生种滇蔗茅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Ⅱ.滇蔗茅F1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陆鑫,苏火生,林秀琴,毛钧,刘洪博,蔡青. 2012
[2]甘蔗野生种滇蔗茅种质创新利用研究 Ⅱ.滇蔗茅F_1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陆鑫,苏火生,林秀琴,毛钧,刘洪博,蔡青. 2012
[3]花椰菜内叶盖球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李光庆,姚雪琴,刘春晴,谢祝捷,黄成超. 2017
[4]假俭草的坪用性状研究. 郭成宝,陈卫宇,闫美玲,张宁宁. 2005
[5]红壤丘陵自然植被恢复及其对某些土壤条件的影响. 刘更另,黄新江,冯云峰. 1990
[6]15个假俭草生态型抗旱性综合评价. 刘一明,冯宇,陈志坚,黄春琼,李欣勇,罗小燕,刘攀道,白昌军,刘国道. 2017
[7]中国假俭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赵琼玲,白昌军,梁晓玲. 2011
[8]55份不同生态型假俭草的耐盐性评价. 刘一明,郇恒福,丁西朋,陈志坚,李欣勇,刘攀道,冯宇,王志勇,白昌军,刘国道. 2017
[9]宁镇丘陵地区假俭草资源坪用特性初探. 梁琼,顾洪如,沈益新. 2011
[10]杏鲍菇杂交F_1代群体部分性状遗传分化研究及F82菌株的选育. 李红梅,尚晓冬,谭琦,潘迎捷. 2009
[11]杏光合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及主效基因挖掘. 姜凤超,杨丽,张俊环,张美玲,于文剑,孙浩元. 2024
[12]梨果实形状和成熟期分子标记研究(摘要). 王龙,李秀根,杨健,王苏珂. 2009
[13]蒙古冰草和冰草的杂交F1代群体农艺性状的相关、通径及聚类分析. 段清清,徐荣蕊,李旭青,车永和,张锦鹏,李秀全,杨欣明,刘伟华. 2017
[14]菊花管状花数量和花心直径的QTL分析. 张飞,陈发棣,房伟民,陈素梅,张鲜艳. 2011
[15]霞光油桃*NF油蟠桃组合F1代果实主要性状韵遗传倾向. 马瑞娟,俞明亮,沈志军,杜平,许建兰,蔡志翔. 2007
[16]甘薯茎线虫病抗扩展性遗传特性分析与QTL定位. 闫会,张成玲,张允刚,马居奎,马猛,孙厚俊,李强. 2023
[17]红芙蓉×中油5号组合F_1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 刘佳棽,王尚德,蒋海月. 2012
[18]‘银河’蟠桃果实性状遗传评价及育种利用探讨. 许建兰,马瑞娟,俞明亮,沈志军,张斌斌. 2014
[19]甘蔗野生种滇蔗茅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Ⅳ.应用灰色多维度分析法综合评价滇蔗茅F_1育种潜力. 陆鑫,毛钧,林秀琴,王晓燕,刘新龙. 2016
[20]橡胶树与胶乳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李维国,冯素萍,侯本军,于飞,王静毅,武耀廷.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温胁迫下柞蚕抗氧化酶活性分析
作者:徐洋;张博;谌苗苗;王凤成;冀万杰;赵春山;李喜升
关键词:柞蚕;高温胁迫;抗氧化酶;耐热性;种质资源
-
猪肺炎支原体通过抑制SPLUNC1功能破坏呼吸道炎性反应平衡
作者:王海燕;张珍珍;倪博;刘蓓蓓;冯志新
关键词:猪肺炎支原体;支原体-宿主相互作用;炎性反应;SPLUNC1
-
黑木耳菌丝老化过程中生理酶变化及其与胞外酶相关性分析
作者:庞杰;于传宗;李亚娇;王海燕;孙国琴
关键词:黑木耳菌丝体;老化;生理酶;胞外酶
-
猪肺炎支原体乳酸脱氢酶在诱导猪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王吉英;尹蕊如;谢星;王海燕;刘胡栋;胡辉;熊祺琰;冯志新;邵国青;于岩飞
关键词:猪肺炎支原体(Mhp);乳酸脱氢酶(LDH);猪支气管上皮细胞(PBEC);凋亡
-
基于明尼苏达沙门氏菌Re595脂多糖低毒改造的外膜囊泡佐剂活性研究
作者:张嘉雯;尹文竹;王海燕;张金秋;邓碧华;卢宇;周明旭;马芳
关键词:外膜囊泡;免疫佐剂;脂多糖;内毒素活性;基因编辑
-
高压电晕电场诱变野生草原黑蘑原生质体的初步研究
作者:马凤丽;李亚娇;刘超雄;孙国琴;马健波;王海燕;郭九峰
关键词:草原黑蘑;高压电晕电场;原生质体;诱变效应
-
蜂蜜真实性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月;王琪琦;王海燕;杜一男;张红城;张根生
关键词:蜂蜜;掺假;真实性;特征性成分;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