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的工夫红茶单色光补偿萎凋品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华锋

作者: 何华锋;金雨青;褚飞洋;陈鹤立;陈琳;蒋金星;叶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光补偿;工夫红茶;萎凋;品质

期刊名称: 科学技术与工程

ISSN: 1671-1815

年卷期: 2018 年 22 期

页码: 112-1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萎凋是工夫红茶加工的首道工序和基础,关系到内含品质成分的转化以及感官品质的形成。采用单色LED红光光源进行工夫红茶光补偿萎凋工艺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深入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以及光照强度3个因子对中小叶种原料萎凋过程中容重、柔性、塑性以及弹性等物理性质,茶多酚、水溶性黄酮、游离氨基酸以及可溶性糖总量等品质化学成分,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等主要酶活性的影响。进而,借助响应面设计,对3个萎凋关键影响因子进行优化。最终,依据感官审评得分,通过方差分析提出以温度27.3℃、光照强度1 160 Lx、相对湿度59.9%作为浙江中小叶中工夫红茶单色LED红光补偿萎凋的最佳工艺参数。

分类号: TS272.52

  • 相关文献

[1]不同萎凋方式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的比较. 陈键,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6

[2]萎凋叶含水量对四川中小叶群体种工夫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杨娟,王杰,王奕,罗红玉,钟应富,邬秀宏,袁林颖. 2020

[3]不同萎凋方式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的比较. 陈键,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7

[4]贵州工夫红茶不同萎凋时间对比研究. 申东,杨秀龙,黄恭清. 2013

[5]花香型工夫红茶的开发研究. 谭正初,银霞,粟本文,郑红发,赵熙,梁国强. 2012

[6]工夫红茶萎凋中温度对鲜叶失水率影响的预测模型. 黄藩,董春旺,高明珠,桂安辉,刘飞,叶阳,朱宏凯. 2014

[7]制茶工艺对工夫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钟应富,杨娟,罗红玉,张莹,袁林颖. 2015

[8]蓝光、红光对工夫红茶萎凋中鲜叶氨基酸和儿茶素组分含量的影响. 黄藩,陈琳,周小芬,叶阳,朱宏凯. 2015

[9]基于机器视觉的工夫红茶萎凋叶水分检测. 梁高震,胡斌,董春旺,江用文,罗昕. 2019

[10]不同萎凋工艺加工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研究. 赖兆祥,苗爱清,庞式,孙世利,曾琼. 2011

[11]LED光质萎凋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袁林颖,杨娟,钟应富,张莹,罗红玉,邬秀宏. 2016

[12]白茶萎凋环境控制设备的测评与应用研究. 张应根,邬龄盛,陈林,王振康. 2014

[13]白茶萎凋工艺研究概述. 陈林海,宋丹丹,潘哲瀚,陈键. 2010

[14]自然发酵工夫红茶品质形成与儿茶素氧化动力学分析. 黄怀生,黎娜,钟兴刚,粟本文. 2023

[15]温度对工夫红茶揉捻理化品质的影响. 朱宏凯,何华锋,叶阳,董春旺,桂安辉. 2017

[16]工夫红茶品质化学成分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薛金金,尹鹏,张建勇,王伟伟,陈琳,苏威,郭桂义,江和源. 2020

[17]重庆工夫红茶发酵工序条件初报. 杨娟,袁林颖,李中林,钟应富,罗红玉,张莹,邬秀宏. 2018

[18]不同发酵方式对古茶树鲜叶制备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夏长杙,冉乾松,蒲璐璐,刘亚兵. 2023

[19]黑斑原仔稚鱼藏匿行为研究. 席杰,郑宗林,牟振波,刘飞,刘欣苑,申剑,刘海平,周燕. 2021

[20]苦丁红茶工艺试验及品质分析. 刘晓霞,郑文佳,何萍,申东.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