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杂交油菜较常规油菜的产量优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继献

作者: 赵继献;胡权;戴祥来

作者机构: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油菜;常规油菜;产量优势;植株性状;品质性状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23 年 51 卷 001 期

页码: 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探明甘蓝型杂交油菜较常规油菜的产量优势机理,为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6-2019年度国家油菜区域试验数据资料,对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的植株、品质性状及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性状因子.[结果]杂交油菜的最高产量为254.98 kg/667m2,平均产量169.31 kg/667m2;常规油菜的最高产量为204.28 kg/667m2,平均产量159.83 kg/667m2;杂交油菜较常规油菜平均产量提高5.93%.影响杂交油菜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含油率、分枝部位、有效分枝数、角果密度、单株有效角、角粒数和千粒重;影响常规油菜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含油率、分枝部位、有效分枝数、角果密度、角粒数和千粒重.[结论]杂交油菜在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有效角、单株有效角、千粒重、单株产量较常规油菜显著增加,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油菜.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江苏沿海地区杂交与常规油菜主要性状分析. 单忠德,姚立生,孙明法,孙红芹,万林生. 2008

[2]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不同施氮量研究. 赵继献,高维洁. 1992

[3]双低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主要经济性状分析. 单忠德,孙红芹,万林生,周传珠. 2008

[4]播种量对甘蓝型油菜直播栽培成株数及产量的影响. 戴祥来,赵继献,胡权,周炜华. 2024

[5]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油菜若干性状的影响. 浦惠明,傅寿仲,戚存扣,张洁夫,伍贻美,高建芹,陈新军. 2001

[6]不同施氮量对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品质性状与植株性状相关性的影响. 胡腾文,赵继献. 2008

[7]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筛选.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孙万荣,王爱平,王召菊. 2011

[8]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鉴定. 马延华,金益,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07

[9]钾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期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影响.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2

[10]磷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期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影响. 高志宏,赵继献,任廷波. 2011

[11]栽培因素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品质性状的影响.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2

[12]栽培因素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品质性状的影响(英文).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3

[13]花期去叶对甘蓝型杂交油菜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胡宝成,李强生,赵仁渠,陈凤祥. 1991

[14]杂交油菜主要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研究. 张建模,邹小云,宋来强,邹晓芬,熊任香. 2006

[15]隐性核雄性不育材料原种繁殖技术规程的应用结果分析. 张瑞茂,侯国佐,王华,冉茂友,杜才富. 1997

[16]酱香型白酒专用糯高粱品种黔高7号原种繁育技术的应用结果分析. 周棱波,汪灿,张国兵,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6

[17]杂交中粳徐68优201的高产生理特性及杂种优势表现. 郭荣良,王健康,徐家安,丁成伟,吴玉玲,王友霜,胡婷婷,赵轶鹏. 2014

[18]江苏省杂交晚粳稻产量优势分析及育种策略. 林添资,刁立平,景德道,盛生兰,胡春明,张继本,钱华飞,龚红兵,周义文. 2006

[19]基于LCA的不同间作体系产量优势及温室效应研究. 耿川雄,任家兵,马心灵,龙光强,鲁耀,汤利. 2020

[20]高粱的杂种优势与同工酶. 张维强,张纯慎,唐秀芝,李兴桥,苏益民. 198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