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SPAD叶绿素仪测定不同位置胡椒叶片的SPAD值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鱼欢
作者: 鱼欢;祖超;杨建峰;邬华松;郑维全;王辉;王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胡椒;SPAD值;测定位置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2 年 33 卷 10 期
页码: 1890-189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不同种植年限结果胡椒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叶位不同测定位置SPAD值的测定,研究不同测定位置SPAD值分布特点及稳定性。结果表明,SPAD值的大小和稳定性均以测定位置不同而变化。距离叶基部40%~50%或50%~60%这段叶片SPAD值最接近该叶平均值,且稳定性较好。因此,综合考虑不同测定位置的代表性和稳定性,在使用SPAD叶绿素仪进行胡椒叶片叶绿素水平测定时,距离叶基部50%左右为适宜的测定位置。
分类号: S573.9
- 相关文献
[1]10个高粱品系叶片不同部位SPAD值的比较分析. 张一中,周福平,张晓娟,范昕琦,赵文博,柳青山,杜维俊. 2017
[2]棉花冠层结构测定方法探讨. 姚青青,王斌,杨涛,牛新湘,马兴旺. 2011
[3]太湖地区水稻产量、根圈土壤矿质态氮及氮素径流损失对氮肥的响应. 乔俊,汤芳,朱励军,颜廷梅,赵冬,王如海,杨林章. 2015
[4]臭氧胁迫对不同敏感型水稻叶片伤害的比较研究. 邵在胜,穆海蓉,赵轶鹏,贾一磊,彭斌,杨连新,王云霞. 2017
[5]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刘凌云,夏锦慧,姚娟,陆引罡. 2011
[6]氮钾施肥对苎麻光合速率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代小兵,汤涤洛,劳承英,邓纲,钟新月,彭定祥. 2013
[7]分层供水施磷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马政华,寇长林,康利允. 2015
[8]氮素调控对寒地玉米氮素吸收与叶片SPAD值影响的初探. 姜佰文,戴建军,王春宏,王丽娟,贾文凯,迟凤琴. 2010
[9]氮肥运筹对玉米叶片光合速率、比叶重和SPAD值的影响. 许东恒,石玉海,孙宁,张林,曹铁华,王立春,赵洪祥. 2010
[10]不同施氮水平下黄瓜叶片SPAD值与硝态氮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关系. 张延丽,田吉林,翟丙年,诸海涛. 2009
[11]柞树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的分析. 刘孝良,赫英姿,于庭洪,赵翀,左玲,贾姝,宋策. 2016
[12]追施氮肥对苏丹草光合特性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庞立东,李卫军,朱进忠. 2014
[13]主动遥感光谱仪Greenseeker与SPAD对玉米氮素营养诊断的研究. 郭建华,王秀,孟志军,赵春江,宇振荣,陈立平. 2008
[14]基于参数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水稻施氮水平分类研究. 周琼,杨红云,杨珺,孙玉婷,杨文姬,石强强. 2017
[15]超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42生理特征及产量结构的研究. 彭延,彭延,彭小峰,蔡志平,刘素华,龚举武,张选,袁有禄. 2021
[16]云南割手密后代叶片SPAD值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俞华先,孙有芳,经艳芬,边芯,杨李和,董立华. 2019
[17]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水稻叶片SPAD值. 孙玉婷,王映龙,杨红云,周琼,杨文姬. 2018
[18]缺铁胁迫对小麦苗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及SPAD值的GWAS分析. 樊庆琦,黄承彦,解树斌,隋新霞,崔德周,李永波,楚秀生. 2018
[19]水分胁迫对4份含大茎野生种57NG208血缘F2代甘蔗材料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的影响. 俞华先,田春艳,经艳芬,安汝东,郎荣斌,边芯,董立华,周清明,杨李和,孙有芳,桃联安. 2019
[20]苄嘧磺隆土壤残留对4种作物的敏感性及药害早期诊断. 孙兰兰,徐洪乐,苏旺苍,吴仁海,薛飞,鲁传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刺梨发酵优势菌种分离鉴定及其营养品质分析
作者:罗婧文;龙明秀;王辉;张芳;王梅;陈中爱
关键词:刺梨;发酵;优势菌种;分离;鉴定;营养品质
-
轮作对香草兰病原菌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邢诒彰;洪珊;杨劲明;赵青云;苏凡;庄辉发;王辉
关键词:轮作;香草兰;斑兰叶;根际微生物;微生物群落
-
茶树品种对祁门红茶挥发性代谢谱及关键呈香物质的影响
作者:刘亚芹;王辉;朱林;雷攀登;周汉琛
关键词:品种;祁门红茶;关键挥发性成分;代谢谱
-
基于DNA条形码的黄精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蒋小刚;徐华丽;周武先;王华;张美德;白琳;杨旭
关键词:黄精属;DNA条形码;种质资源;物种鉴定
-
PpMYB113基因在桃花青苷合成和积累中的功能分析
作者:周淑婷;李茂福;王华;孙佩;康岩慧;孙向一;武军凯;张立彬;金万梅
关键词:桃;MYB转录因子;表达分析;花青苷
-
不同成熟阶段胡椒鲜果的理化特性
作者:丁云爽;李云龙;张超华;吴桂苹;朱红英;杨建峰;陈文学;谷风林
关键词:胡椒;不同成熟阶段;气相色谱串联质谱;风味物质;多酚
-
基于电子鼻及HS-SPME-GC-MS分析乳酸菌发酵不同碳源刺梨汁风味特征
作者:王辉;罗婧文;龙明秀;王梅;陈中爱;陈朝军
关键词:乳酸菌;刺梨汁;碳源;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法;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