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稻早期幼苗陆生适应性鉴定及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德宇

作者: 张德宇;CHALI Biru Alemu;PHYU Phyu Thin;路承凯;陆炳悦;陆定科;王效宁;万金鹏;徐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陆稻;陆生适应性;低水分胁迫;种子萌发;幼苗出土

期刊名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915-9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鉴定陆稻种质资源早期幼苗的陆生适应性,筛选出具备低水分胁迫萌发、深土出苗能力的优势种质资源,为培育具有优良陆生适应性的新品种提供种质资源和参考依据。【方法】在150 g/L乙二醇(PEG6000)模拟低水分胁迫及8 cm深土壤播种条件下,评价‘黄华占’‘龙粳39’‘京越1号’等24份水稻和‘陆引46’‘IRAT318’‘IRAT11’等24份陆稻改良品种的陆生适应性指标,同时对246份地方陆稻种质资源进行相关指标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陆生适应性综合评价值对参试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进行分类。【结果】在低水分胁迫条件下,典型水、陆稻品种的相对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根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可作为陆稻早期幼苗陆生适应性的鉴定指标。在深土播种条件下,根长、芽长、中胚轴长和胚芽鞘长对幼苗出土起着主效作用。根据它们陆生适应性的差异,可将294份供试材料的陆生适应性划分为极强型(Ⅰ类)、强型(Ⅱ类)、中间型(Ⅲ类)、弱型(Ⅳ类)和极弱型(Ⅴ类) 5类,最终筛选出7份陆生适应性强的种质资源。【结论】本研究初步确定了陆稻早期幼苗的陆生适应性鉴定指标,并对云南地方陆稻进行综合评价,可为旱直播稻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基础。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蔬菜苗期猝倒病的发生及防治. 郭景芬. 2002

[2]苗期立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郭景芬. 2002

[3]蔬菜无土育苗技术(三). 王克安,王育义. 1999

[4]麻疯树种子催芽试验. 金杰,瞿文林,杨顺林,沙毓沧,张明忠,袁理春,范源洪,陈新云. 2008

[5]氮肥在陆稻上的施用量研究初报. 闻禄,胡风益,何忠兰,林维胜,陶大云. 2006

[6]陆稻新恢复系陆恢3号的选育与应用. 洪立芳,卢金华,马荣才,赵茂林,李增高. 2006

[7]杂交水稻对幼穗分化期和开花期缺水的反应. . 1989

[8]云南陆稻叶片气孔特征与产量的关系. 徐培伦,郑如梅,杨淑平. 1989

[9]预处理和培养温度对陆稻游离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郭桂梅,何婷,高润红,徐红卫,陈志伟. 2014

[10]海南特有地方陆稻品种山栏陆1号. 蔡开炯,唐力琼,熊怀阳,韩义胜,王新华,王效宁,唐清杰,徐靖,朱红林. 2019

[11]水陆稻杂交组合叶片相对含水量的遗传研究. 吴明国,林建荣,张光恒. 2004

[12]广西地区籼型陆稻、深水稻与水稻的遗传分化. 王磊,罗志,周衡陵,李静,夏辉. 2022

[13]水陆稻不同生育期干旱适应性研究. 邓先能,周家武,徐鹏,胡凤益,李静,陶大云. 2009

[14]陆稻种质资源的抗旱特性研究. 吴竞仑,蒋荷,徐树照. 1992

[15]陆稻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研究. 杨桂芬,陶大云,胡凤益,杨江义. 1997

[16]陆稻的起源与适应性进化研究进展. 罗志,周衡陵,李静,李朝阳,王磊,罗利军,夏辉. 2022

[17]云南陆稻品种抗瘟性鉴定及其与抗旱性的相关分析. 徐建欣,杨洁,祥伟,苏子涵,刘实忠,王云月. 2014

[18]广西隆林县陆稻种质资源考察初报. 夏秀忠,梁耀懋,苏明金,韦仕明,陆岗,刘开强,韦宇,李丹婷. 2010

[19]干旱胁迫对云南陆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建欣,杨洁,刘实忠,王云月. 2014

[20]巴西陆稻IAPAR_9引种试验初报. 李锐.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