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2015年不同地貌分区下湿地农田化过程的时空特征——以完达山以北三江平原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晓敏
作者: 金晓敏;李颖;付波霖;殷书柏;杨高;幸泽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湿地农田化;样带;区位特征;地貌类型;小三江平原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7 年 10 期
页码: 3286-32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完达山以北三江平原(以下简称为小三江平原)为研究区,依据样带选择原则选取具有湿地农田化典型性的区域(即典型样带)。在地质地貌分区的基础上,基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集构建长时间序列的耕地和沼泽湿地动态变化数据集,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小三江平原典型样带内湿地农田化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究近60年小三江平原内湿地农田化的区位特征,结果表明:(1)1954—2015年,小三江平原的耕地面积显著增加,垦殖率达到了79.47%,耕地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小三江平原湿地农田化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在改革开放之前(1954—1976年)湿地农田化程度不是很大,改革开放初期(1976—1985年)开始发生明显的湿地农田化,到全面改革开放期(1985—1995年)湿地农田化程度加重,在改革开放转型期(1995—2005年)湿地农田化最严重,在深化改革开放期(2005—2015年)湿地农田化程度有所减小;(3)区域大的自然背景决定了小三江平原湿地农田化整体趋势:1954—2015年间,小三江平原湿地农田化最初发生在中幅度沉降第四纪缓慢上升区,逐步扩展到大幅度沉降第四纪缓慢沉降区和小幅度沉降第四纪缓慢上升区;(4)小三江平原湿地农田化具有明显的地貌区位特征:湿地农田化最初发生在冲积平原上,然后扩展到河流低阶地和高河漫滩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展到低河漫滩和微高地上,最后蔓延到洼地上。
分类号: S28
- 相关文献
[1]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区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6年土地矩阵网络数据. 姜小鱼,陈秧分,王丽娟. 2018
[2]鼎湖山旅游路径对针阔混交林个体数量和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刘申,罗艳,黄钰辉,周国逸. 2008
[3]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研究探讨. 侯向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10份板栗种质资源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馨方;郭燕;张树航;李颖;刘金雨;范丽颖;王广鹏
关键词:板栗;坚果表型;多样性;综合评价
-
燕山板栗品种资源坚果表型多样性分析及评价
作者:张馨方;张树航;李颖;郭燕;刘金雨;范丽颖;王广鹏
关键词:板栗;坚果表型;经济性状;评价
-
板栗新品种'燕栗4号'
作者:张树航;李颖;郭燕;张馨方;范丽颖;刘金雨;王广鹏;熊永斌
关键词:板栗;品种;晚熟
-
不同抗螨性板栗差异次生代谢物筛选与分析
作者:张馨方;王广鹏;张树航;李颖;郭燕
关键词:板栗;针叶小爪螨;抗螨性;次生代谢物
-
基于WMAIP集成模型的华北冬小麦适宜播期与冬前积温下限研究
作者:陈先冠;冯利平;白慧卿;孙爽;李国强;程陈;江敏;李颖;赵锦
关键词:冬小麦;冬前积温下限;最迟播期;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MAIP
-
数字土壤制图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李颖;俄胜哲;赵天鑫;袁金华;刘雅娜;路港滨;张鹏
关键词:数字土壤制图;土壤属性;数字土壤制图方法;机器学习
-
板栗全生长季树干液流及蒸腾耗水特征
作者:郭燕;张树航;张馨方;李颖;刘金雨;范丽颖;刘师源;高倩;王广鹏
关键词:板栗;液流速率;耗水量;环境因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