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病性遗传改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荆绍凌
作者: 荆绍凌;赵树仁;叶青江;孙志超;李淑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抗病性;遗传改良;抗性育种;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8 年 16 卷 05 期
页码: 37-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阐述了玉米主要病害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茎腐病(青枯病)、弯孢叶斑病、灰斑病、锈病、矮花叶病、穗粒腐病的病原菌及其流行情况。提出抗性遗传特性和研究进展、抗源的收集筛选和品种抗病性选育改良方法。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直播稻生产概况与品种选育策略. 刘利成,闵军,刘三雄,李小湘,潘孝武,刘文强,胡敏,赵永,黎用朝. 2022
[2]广东省“十五”期间花生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 梁炫强,李少雄,周桂元,黎穗临,曹干,林坤耀. 2004
[3]抗病虫育种. 汤圣祥,闵绍楷. 1998
[4]矮败小麦轮回选择技术在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孙中伟,樊继伟,王康君,李强,郭明明,张广旭,陈凤. 2018
[5]江苏省多基因聚合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效应分析及Pb1基因功能标记开发. 孙立亭,林添资,景德道,余波,钱华飞,曾生元,李闯,姚维成,杜灿灿,胡庆峰,周义文,龚红兵. 2019
[6]江苏省水稻抗性育种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周义文,龚红兵,李闯,盛生兰,胡春明,刁立平,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 2009
[7]玫瑰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第四届国际玫瑰研究与栽培年会论文综述(二). 徐敏. 2007
[8]月季黑斑病发生和危害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朱杰辉,张宏志,陈己任,熊兴耀,钟晓红,李炎林. 2017
[9]植物在渗透胁迫下的渗透调节作用. 彭立新,李德全,束怀瑞. 2002
[10]向日葵抗F-列当小种分子标记筛选. 张明,黄绪堂,关洪江,王文军,马军,明月. 2021
[11]向日葵抗F-生理小种列当资源筛选. 张明. 2021
[12]向日葵黑斑病国内外研究进展. 李易初,石凤梅,马立功,刘佳,孟庆林. 2021
[13]国外棉花抗性及纤维改良育种的研究进展. 赵佩,王红梅. 2019
[14]裸大麦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李赢,刘海翠,韩笑,刘建,石晓旭,魏亚凤. 2021
[15]幼胚培养与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赤霉病小麦新种质. 张鹏,王磊,杨学明,姚金保,姚国才,马鸿翔. 2012
[16]大麦空间诱变与小孢子培养复合育种技术及应用. 陈志伟,陆瑞菊,黄剑华. 2012
[17]棉花黄萎病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李成伟,丁锦平,刘冬梅,周瑞阳,李付广. 2008
[18]黄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杨侃侃,刘晓虹,陈宸,黄亚莉,周赓,梁志怀,陈惠明. 2019
[19]2021年四川省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分析. 张亚洲,李卓,徐丹,魏育明,徐幸,蒲宗君,伍玲,周强,郑首航,彭云良. 2021
[20]奶牛乳房炎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孙庆,储明星.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2年克鲁伦河流域草原面源污染管控分区数据集
作者:李淑华;李晓岚;刘玉;高秉博;SUKHBAATAR Chinzorig;冯爱萍;李存军;任艳敏
关键词:克鲁伦河流域;面源污染;管控分区;空间聚类;STICC聚类
-
玉米自交系吉V022的选育和应用研究
作者:刘兴二;焦仁海;仲义;夏远峰;吴凤新;蔡鑫茹;徐艳荣;代秀云;侯宗运;孙志超;邢跃先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吉V022;品种选育;应用
-
不同密度下去留分蘖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苏义臣;苏桂华;孟令聪;孙志超
关键词:玉米;分蘖;密度
-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田间道路识别方法
作者:袁翠霞;任艳敏;韩志强;刘玉;李淑华
关键词:高分辨率影像;田间道路;识别方法;面向对象;断点检测
-
水肥药一体化膜下滴灌防除玉米田杂草的试验研究
作者:李淑华;迟畅;马巍;沙洪林
关键词:膜下滴灌;化学除草;水肥药一体化;玉米
-
基于U-Net网络的高标准农田道路识别方法
作者:袁翠霞;赵春江;任艳敏;刘玉;李淑华;李少帅
关键词:田间道路;识别;深度学习;U-Net;面向对象;高标准农田
-
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体系的探索
作者:才卓;徐国良;郭琦;于明彦;任军;代玉仙;武阳春;杜金洹;侯宗运;李淑华;刘小丹;李万良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DH双轮回;快捷创制;黄绿苗标记;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