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机械化收获优质酿造高粱杂交种辽杂50选育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艳秋
作者: 王艳秋;张飞;朱凯;李志华;张志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机械化收获;酿造高粱;选育;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83-85
摘要: 酿造高粱杂交种辽杂50(吉2055A×辽粘R-2)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13年以外引不育系吉2055为母本,自选恢复系辽粘R-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5~2016年连续两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75. 8 kg/667m~2。该品种株高较矮、整齐性好,适于机械化收获。抗叶病、抗倒伏、抗倒折,综合抗性好,是优异的酿造高粱杂交种。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早熟酿造高粱杂交种晋粱2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高海燕,程庆军,田承华,高鹏,张俊珍. 2019
[2]早熟酿造高粱晋早5577. 段国旗,董萍,吕娜,王玉斌,吕鑫,牛皓,楚建强,樊芳芳,巨岚,平俊爱. 2022
[3]酿造高粱克杂1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郝智勇,胡尊艳,李菁华,孙邦升,陈林琪,王聪,李志新,杨广东. 2022
[4]酿造型高粱杂交种辽杂4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段有厚,卢峰,邹剑秋. 2013
[5]早熟酿造高粱新品种晋杂49号的选育. 高海燕,程庆军,田承华,高鹏,张俊珍. 2021
[6]早熟酿造高粱晋早5564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平俊爱,张福耀,王玉斌,牛皓,詹鹏杰,楚建强,吕鑫,李慧明. 2020
[7]酿造高粱新品种龙杂35高产栽培技术. 马子竣,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吴振阳. 2024
[8]矮秆酿造型高粱新品种克杂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孙邦升,杨广东,胡尊艳,郝智勇,李菁华,陈林琪. 2024
[9]适宜机收玉米新品种嫩单19的选育. 许健,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周超,孙培元. 2018
[10]玉米新品种嫩单22的选育. 许健,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周超,孙培元,于海林. 2019
[11]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高产高油小花生新品种冀花9号的选育. 王瑾,李玉荣,程增书,陈四龙,宋亚辉,张嘉楠,刘吉生,张强,封树平. 2012
[12]适宜机收玉米品种志合411. 马宝新,王俊强,高安邦. 2019
[13]适宜机收玉米品种嫩单18号的选育. 孙善文,马宝新,刘海燕,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 2018
[14]机收玉米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 吴丽丽,蒋佰福,牛忠林,邱磊,靳晓春,李如来,王庆胜,高雪冬. 2021
[15]贵州酿造高粱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彭秋. 2011
[16]发展酿造高粱,推进名酒名醋产业升级. 孙美红,柳青山,白文斌,董良利. 2012
[17]河北酿造高粱籽粒中7种常用农药的残留与安全评价. 王金萍,杜瑞恒,籍贵苏,邢国胜,吕芃. 2020
[18]春播晚熟酿造高粱不同生态区高产高效品种筛选与评价. 王艳秋,张飞,张旷野,王佳旭,朱凯,熊文强,郭晓雷,邹剑秋. 2021
[19]我国酿造高粱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翟世宏,白文斌,贺文文,程彦俊,王伟仁,杨玲. 2014
[20]高产、优质酿造高粱新品种汾酒粱2号的选育. 赵文博,张福耀,詹鹏杰,平俊爱,杨慧勇,王华云,王瑞,于纪珍.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肥一体化技术对高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调节效应研究
作者:张志鹏;张飞;吴晗;陈柏志;朱凯;王艳秋
关键词:高粱;水肥一体化;光合特性;产量;调节
-
不同品种菜薹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者:朱凯;丁茁荑;吴艺飞;刘志全;段晓铨;张竹青;陈文超;廖卢艳;周晓波
关键词:菜薹;游离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耐密型机械化优质饲用高粱杂交种辽杂69的选育与栽培研究
作者:王艳秋;张旷野;张飞;王佳旭;杨琳琳;陈柏志;赵泽阳;张志鹏
关键词:饲用高粱;选育;栽培;耐密型;机械化;优质
-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的氯苯类化合物
作者:王桂珍;王金花;张飞;蒋宗园;范思艺;宁东峰
关键词: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氯苯类化合物
-
藜麦CqCHS1基因的克隆及胁迫下表达分析
作者:尹航;陈紫岩;张豪杰;魏杰;林参;张志鹏;吴传万
关键词:藜麦;查尔酮合酶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
-
减氮增施DMPP对高粱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作者:王佳旭;张飞;张旷野;柯福来;王艳秋;卢峰;朱凯
关键词:高粱;氮肥减施;硝化抑制剂;干物质;氮素利用率
-
干旱逆境下施用外源褪黑素对高粱生理调节的影响
作者:邹询;周宇飞;李广;王建忠;王佳旭;张飞
关键词:褪黑素;高粱;干旱;抗氧化指标;渗透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