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接种副干酪乳杆菌生产L-乳酸酸菜条件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晓辉
作者: 刘晓辉;陈顺;李杨;敖静;高晓梅;孙玉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L-乳酸;维生素C(Vc);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条件;纯种发酵
期刊名称: 中国调味品
ISSN: 1000-9973
年卷期: 2020 年 009 期
页码: 91-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试验以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为生产菌种,纯种发酵生产含有L-乳酸的酸菜.并对酸菜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其结果为最佳发酵温度32℃,食盐浓度2%,接菌量5%,初始水温40℃,发酵时间12d,此发酵条件生产的酸菜成品中L-乳酸的含量为31.35mg/L,Vc含量为16.58mg/100g,Vc含量相比原料白菜下降较少,原料白菜Vc含量为19.24mg/100g.
分类号: TS255.5
- 相关文献
[1]高产L-乳酸副干酪乳杆菌对酸菜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 刘晓辉,李杨,敖静,高晓梅,孙玉禄. 2020
[2]副干酪乳杆菌RS26培养条件优化. 白长胜,孟维珊,尹珺伊,姚美玲,田秋丰,王欢. 2021
[3]高产L-乳酸酸菜菌种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刘晓辉,李杨,敖静,高晓梅,孙玉禄. 2021
[4]泡菜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其规模化生产的研究进展. 焦巧芳,竺利红,施跃峰. 2009
[5]巴氏杀菌在刺梨果浆中的应用. 邓茹月,曾海英. 2017
[6]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变化及品质形成特点. 林文秋,肖熙鸥,张红娜,刘胜辉,孙伟生,李运合,吴青松. 2018
[7]益生菌发酵瓯柑汁及主要抗氧化成分研究. 曹雪丹,郭小,陈林星,方修贵,赵凯,李二虎. 2017
[8]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抗后酸化的乳酸菌. 周虹瑾,霍向东,赵丹,林青,娄恺,袁华伟. 2021
[9]刺参池塘养殖系统中1株副干酪乳杆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彬,王印庚,廖梅杰,张永刚,荣小军,王锦锦,于永翔,张正,宁鲁光. 2021
[10]响应面-主成分分析法优化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培养基. 刘辉,季海峰,王四新,张董燕,陈美霞. 2023
[11]副干酪乳杆菌RS26培养基优化. 白长胜. 2021
[12]产高纯度L-乳酸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初步研究. 潘丽霞,关妮,黄日波. 2010
[13]四环素抗性重组鼠李糖乳杆菌的构建. 孙靓,李检秀,孙菲菲,黄艳燕,黄日波. 2011
[14]丙酮丁醇梭菌ldhL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杨登峰,郭媛,马潘蕾,韦宇托,黄日波. 2010
[15]甘蔗糖蜜发酵生产L-乳酸工艺条件研究. 孙靓,吴军华,孙菲菲,李检秀,黄艳燕,郭铃,黄日波. 2011
[16]维基尼亚霉素对肉牛瘤胃乳酸杆菌数量和L-乳酸浓度的影响. 郭同军,王加启,卜登攀,王建平,霍小凯,刘开朗,李旦,栾绍宇,周凌云. 2009
[17]利用菊糖生产L-乳酸的菌株筛选鉴定和发酵工艺优化. 黄玉龙,孙若诗,全婷,刘燕,慕钰文,康三江,张辉元. 2020
[18]L-乳酸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梁宝东,魏海香,江均平. 2008
[19]玉米芯稀酸水解及木糖L-乳酸发酵研究. 张杰,江均平,付晓芬. 2009
[20]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L-乳酸的研究. 侯艳梅,蒋立文,江均平,林海军.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江淮地区苜蓿短期连作对后作高丹草生长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作者:李争艳;徐智明;李岩;李杨
关键词:苜蓿-高丹草轮作;高丹草生长;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环境
-
不同品质青稞种子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黄海皎;李杨;高小丽;拉巴扎西;田朋佳;尼玛央宗;常子慧;廖文华
关键词:青稞;品质;代谢组学;LC-MS/MS;差异代谢物
-
苯醚甲环唑胁迫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多样性分析
作者:敖静;李杨;刘晓辉;高晓梅;孙玉禄;宋立群
关键词:农田土壤;苯醚甲环唑;高通量测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基于小孢子培养创制DW871矮秆彩色油菜新种质
作者:杨元雨;张瑞茂;黄莎;李杨;高志宏;王芳;王转转;王敏;赵德刚;宋莉;李超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产胚率;彩色油菜种质;DW871
-
马场马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乔海英;胡念之;王伟霞;刘晓辉;谭成成;张鹏举;李信涛
关键词: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马圆线虫;马副蛔虫
-
菌糠-蚯蚓-红托竹荪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构建技术研究
作者:陈飞;于广峰;韩冰;钟丽娟;柴林山;刘晓辉
关键词:菌糠;蚯蚓;红托竹荪;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
温度对十斑大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
作者:刘东阳;刘国;黎洁;邓全;马鹏;陈娟;李斌;王勇;江连强;郭仕平;伍兴隆;李杨;蒲德强
关键词:豆蚜;十斑大瓢虫;温度;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