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季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专用收割机设计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兴隆

作者: 唐兴隆;张巫军;王虹;段秀建;李经勇;佘小明;姚雄

作者机构: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机械化收获;可调节式割台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52-55

摘要: 笔者设计研究了一种适宜于头季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专用收割机。该专用收割机的割台包括切割机构、机架、偏移机构和升降机构。该收割机装备总重量120 kg,收割效率为400~534 m2/h,较人工收割效率提高8倍以上,可在20 cm深度的水田中正常行走收割稻谷。田间试验表明,本研究试制的专用收割机对头季稻稻桩的碾压率低于10%,较久保田PRO688Q型收割机对稻桩的碾压率降低35%。采用本研究试制的专用收割机收获的12.4 hm2渝香203再生稻示范片平均产量为3.54 t/hm2,较久保田PRO688Q型收割机收获的6.0 hm2渝香203再生稻示范片平均产量增加27.34%,在川渝中稻—再生稻种植区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S225.4

  • 相关文献

[1]中稻抛栽蓄留再生稻稻田免耕关键技术. 徐志德,熊继东,罗赫荣,李彦宁. 2003

[2]重庆市永川区中稻-再生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邓世友,姚雄. 2020

[3]超级杂交稻深两优5814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姚雄,段秀建,李经勇,文明,肖人鹏,张现伟,唐永群. 2016

[4]罗田县中稻作物肥料效应试验与施肥推荐研究初报. 姚苍,邹丰华,杨胜利,胡国志,李双来. 2014

[5]优质高产高抗杂交水稻品种-冈优916. 阎应红. 2012

[6]湖南省稻种资源性性分析. . 2000

[7]四川省杂交中稻大面积持续高产的基本技术路线. 兰太元,方文,吴素芬,金问模,牟跃,郑家国. 1987

[8]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湖北中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刘东海,陈云峰,李双来,乔艳,张智,胡诚. 2019

[9]四川不同生态区水稻高产低耗抗逆稳产栽培技术体系——Ⅰ.川东南平丘区冬水田杂交中稻高产低耗栽培技术数学模型. 方文,江世华. 1987

[10]随州市中稻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研究. 杨涛,冯文丽,鲍凤霞,张枝盛,程建平. 2020

[11]湖南省中稻机插育秧技术及操作要点. 李宏告. 2014

[12]大别山区中稻负泥虫种群动态与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孔凡明,左言龙,刘和祥,金美林,朱庆正. 1992

[13]3种杀虫剂对中稻田白背飞虱及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 黄凯,缪勇,高希武,胡本进,徐丽娜,李辉,李宾宾. 2016

[14]荆州市粮棉油作物肥料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现状. 陈云峰,李双来,胡诚,乔艳,刘国际. 2010

[15]慈利县中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效校正试验. 易宗建,吴春娥,李海露,袁沛,黎圣云,吴婷婷,古涛涛,周旋. 2024

[16]适宜北纬32°地区"一种两收"栽培模式的中稻品种筛选试验. 张兴芳,张立平,董伟,管博伦,汪焱,樊浪生,杨前进. 2024

[17]不同施氮量对中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肖春芳,肖彦资,李治国,尹凌洁,谭欣,程凯凯,李超,文丽. 2022

[18]中稻机械精量穴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江敏,肖俊红,汪友元,张枝盛,程建平. 2024

[19]测土配方施肥对慈利县中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吴春娥,易宗建,李海露,袁沛,黎圣云,吴婷婷,古涛涛,周旋. 2023

[20]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涂仕华,秦鱼生,冯文强,廖鸣兰,喻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