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珠培养获得秘鲁番茄与栽培番茄种间杂种具有非温敏抗根结线虫基因Mi-3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泓

作者: 赵泓;柴敏;于栓仓;刘凡;姜立纲;毛爱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秘鲁番茄;栽培番茄;胚珠培养;种间杂种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04 年 2 卷 06 期

页码: 87-9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含有Mi-3抗根结线虫基因的秘鲁番茄(Lycopersiconperuvianum)LA2823为父本,栽培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高代优良自交系为母本,授粉后20~30d摘取幼果。将从幼果中分离出的直径大于2mm的胚珠放置在营养分化培养基上培养。2~4周后胚芽、胚根分别由两端伸出。培养的胚珠还可以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产生胚芽。获得的种间杂种对根结线虫的抗性表型与野生种父本完全相同,在植物学性状上亦与其父本秘鲁番茄更相近。以栽培番茄为母本进行回交,成熟果实与母本相似,但其种子即使放置在MS培养基上也不能萌发。对回交种子胚败育现象进行了探讨。

分类号: S641.2

  • 相关文献

[1]栽培番茄与秘鲁番茄种间杂种的DNA指纹鉴定. 于拴仓,柴敏,赵泓,姜立纲. 2005

[2]栽培番茄×秘鲁番茄杂交后的胚胎发育. 吴鹤鸣,陆维忠,佘建明,周邗扬. 1990

[3]栽培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秘鲁番茄(L.peruvianum)杂种胚、胚乳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吴鹤鸣,陆维忠,佘建明,周邗扬. 1988

[4]普通番茄与秘鲁番茄杂种后代的形态、亲和性及抗性表现. 徐鹤林,余文贵,龙明生,陆春贵,杨荣昌,吴鹤鸣,陆维忠,余建明,周邗扬. 1991

[5]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八十八)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症状多样性与综合防治. 王莹莹,柴阿丽,李宝聚. 2015

[6]秘鲁番茄与栽培番茄回交一代的获得及其染色体片段分析. 赵鹤,王孝宣,杜永臣,高建昌,国艳梅. 2013

[7]番茄高产施肥要领. 赵宗武. 2003

[8]保护地春早熟番茄栽培. 侯丽霞,刘淑梅,王施惠. 2013

[9]不同番茄材料对B型烟粉虱个体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高建昌,郭广君,国艳梅,王孝宣,张友军,杜永臣. 2011

[10]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五十二)浙江温州番茄“髓部坏死病”的病害诊断与防治. 卯婷婷,李焕玲,朱隆静,傅俊范,李宝聚. 2012

[11]野生种多毛、醋栗番茄与栽培种番茄的指纹图谱分析. 吴玉辉,杨建平,李君明,刘磊. 2008

[12]拱圆大棚秒延迟番茄栽培. 侯丽霞,刘淑梅,王施惠. 2013

[13]保护地春早熟番茄定植后管理. 侯丽霞. 2015

[14]栽培番茄的耐盐筛选. 李乃坚,T.Cardi,E.Filippone,L.M.Monti. 1990

[15]金星无核葡萄种胚培养最佳接种期的选择. 蒋春光. 2003

[16]IBA、GA_3对无核葡萄胚珠培养的影响. 刘月英,蒋春光,孙凤山. 2007

[17]棉属(Gossypium)野生种与栽培种杂交胚珠培养研究. 胡绍安,胡绍安,尚富德. 1992

[18]通过组织培养获得萝卜与大白菜的属间杂种. 赵德培. 1983

[19]不同接种时期对三个无核葡萄品种胚珠培养的影响. 郭景南,刘崇怀,冯义彬,潘兴,樊秀彩,李民. 2008

[20]杏胚珠培养及幼胚子叶不定芽诱导研究. 楚宗丽,王力荣,朱更瑞,冯义彬,方伟超.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