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dbfl基因与耐旱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治军

作者: 苏治军;郝转芳;谢传晓;李明顺;石红良;吴永升;张世煌;李新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dbfl;单核苷酸多态性;关联分析;单体型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0 年 11 卷 4 期

页码: 474-478,48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脱水响应元件结合因子(DBF1蛋白)是高等植物体内DRE/CRT顺式元件的结合因子, 是水分胁迫信号传导的核心构件.本文以玉米自交系郑22为材料, 采用PCR技术分离得到dbfl基因区域基因组DNA(gDNA)全长949 bp, 起始密码子至终止密码子序列长654 bp.该基因由1个外显子组成, 无内含子.dbfl基因在175份玉米自交系中共检测到9个SNP变异 (平均每57.3 bp 一个), 没有检测到In/Del变异, 在3个多态性位点间存在较高程度的连锁不平衡(r~2>0.5).在干旱胁迫下, dbfl基因中的多态性位点397与ASI和单穗粒重显著关联(P<0.05), 位点477与单穗粒重和结实株数百分率存在显著关联(P<0.05).位点397对ASl和单穗粒重的贡献率分别为6.94%和10.03%;位点477对单穗粒重和结实株数百分率的贡献率分别是1.01%和3.66%.根据2个位点将175份自交系分成4种单体型, 其中单体型4含有能使ASI减小、结实株数百分率增加的等位基因位点, 包含早49、丹598、丹黄02等耐旱和中度耐旱自交系, 推测单体型4可能是dbfl基因的耐旱单体型.研究结果为基于dbfl因开发耐旱功能标记提供信息.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玉米dbf1基因与耐旱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苏治军,郝转芳,谢传晓,李明顺,石红良,吴永升,张世煌,李新海. 2010

[2]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彭勃,赵晓雷,王奕,袁文娅,李春辉,李永祥,张登峰,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20

[3]基于全长cDNA序列的小麦cSNP发掘. 毛新国,汤继凤,周荣华,景蕊莲,贾继增. 2006

[4]基于EST序列的烟草cSNP发掘. 龚达平,王鲁,李凤霞,王卫锋,刘贯山,孙玉合. 2012

[5]IGF-1R基因SNPs检测及其与水貂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宋姗姗,刘宗岳,丛波,刘琳玲,宋兴超,彭英华. 2019

[6]美洲水貂刺鼠信号蛋白基因SNPs检测及其与毛色表型的关联分析. 宋兴超,徐超,刘宗岳,岳志刚,丛波,刘琳玲,杨福合. 2016

[7]猪NNAT基因印记鉴定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乔木,吴俊静,彭先文,梅书棋. 2021

[8]绵羊D1x3基因启动子活性及其多态性与羊毛品质性状的关联. 裴文宇,云杰,荣恩光,杨华,王志鹏,王守志,李辉,王宁. 2013

[9]大口黑鲈HSC70-1基因多态性及其双倍型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李胜杰,樊佳佳,姜鹏,白俊杰,孙建国,吴建开,费志平. 2018

[10]单核苷酸多态性在茶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陈丝,郭燕,杨春,李燕. 2018

[11]植物中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及其应用. 陈吉宝,赵丽英,褚学英,昌小平,景瑞莲. 2009

[12]大口黑鲈组织蛋白酶B基因SNP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李胜杰,周春龙,白俊杰,吴建开,樊佳佳,费志平,孙建国,马冬梅. 2018

[13]硒都黑猪NT5C1A基因组织表达特征及遗传多态性分析. 乔木,武华玉,彭兆坤,吴俊静,梅书棋,彭先文. 2022

[14]小麦果聚糖合成酶基因6-SFT-D多态性及其与6-SFT-A2的累加效应. 岳爱琴,李昂,毛新国,昌小平,柳玉平,李润植,景蕊莲. 2016

[15]绵羊Dlx3基因启动子活性及其多态性与羊毛品质性状的关联. 裴文宇,云杰,荣恩光,杨华,王志鹏. 2013

[16]小麦果聚糖合成酶基因6-SFT-D多态性及其与6-SFT-A2的累加效应. 岳爱琴,李昂,毛新国,昌小平,柳玉平,李润植,景蕊莲. 2015

[17]小麦转录因子基因TaNAC67参与调控穗长和每穗小穗数. 张宏娟,李玉莹,苗丽丽,王景一,李超男,杨德龙,毛新国,景蕊莲. 2019

[18]羊毛品质性状相关基因CCNY的验证和分析. 张文建,马广伟,张潇飞,褚衍凯,刘静,杨华,闫晓红,李玉茂,李辉,王宁. 2017

[19]玉米Gln1-3gDNA序列分离、基因结构、保守功能域与等位变异分析. 吴永升,李新海,张征,李明顺,郝转芳,张世煌,谢传晓. 2008

[20]玉米Gln1-3 gDNA序列分离、基因结构、保守功能域与等位变异分析. 吴永升,李新海,张征,李明顺,郝转芳,张世煌,谢传晓.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