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燥方式对胡萝卜超微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瑞娟

作者: 陈瑞娟;毕金峰;陈芹芹;刘璇;吴昕烨;周沫;周禹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胡萝卜超微粉;干燥方式;风味物质

期刊名称: 科技与产业对接——CIFST-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届年会暨第七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

ISSN:

年卷期: 2013 年

页码: 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胡萝卜超微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运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对胡萝卜鲜样及三种不同干燥方式胡萝卜超微粉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胡萝卜鲜样的主要芳香成分为萜烯类,主要包括: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石竹烯,柠檬烯等并以石竹烯为主。经由中短波红外干燥、真空干燥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制备的胡萝卜超微粉萜烯类物质损失较多,新生成了醛类、酮类及其它化合物。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干燥方式对胡萝卜超微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陈瑞娟,毕金峰,陈芹芹,刘璇,吴欣烨,周沫,周禹含. 2015

[2]不同干燥方式对黑毛豆仁品质的影响. 刘霞,江宁,刘春泉,李大婧. 2011

[3]3种干燥方式对香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涂宝军,陈尚龙,马庆昱,叶莉,冯谈. 2014

[4]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品质的影响. 张乐,李鹏,王赵改,陈丽娟,王晓敏,杨慧. 2015

[5]双孢菇的非硫护色及热风干燥方式的研究. 刘丽娜,王安建,李玉爽. 2014

[6]不同干燥方式对蚕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吴海虹,蔡盼盼,卞欢,诸永志,王道营,徐为民. 2017

[7]干燥方式对聚合草多糖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段梦颖,刘坤,尚红梅,杨君研,李然,吴洪新. 2018

[8]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山药脆片品质的影响. 高琦,陈佳男,张建超,刘春菊,刘春泉,薛友林. 2018

[9]干燥方式、储存温度和品种对玉米中伏马毒素B1的影响. 苑学霞,丁照华,董燕婕,梁京芸,范丽霞,王磊,赵善仓. 2019

[10]干燥方式对黄秋葵花茶品质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刘春菊,王海鸥,李大婧,唐明霞,刘春泉,张钟元,江宁,牛丽影,崔莉,袁春新. 2018

[11]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赖谱富,翁敏劼,汤葆莎,李怡彬,吴俐,陈君琛. 2022

[12]不同干燥方式的苦瓜粉品质特性及香气成分比较. 蒋鹏飞,王赵改,史冠莹,张乐,王晓敏,程菁菁,赵丽丽,王旭增. 2020

[13]不同刈割时期与干燥方式对大麦饲草品质的影响. 赵斌,陈晓东,季昌好,朱斌,王瑞. 2020

[14]基于化学分析与电子舌研究干燥方式对点柄粘盖牛肝菌鲜味的影响. 魏云云,宫雪,辛广,张晓玉,于晓丹,杨镇,孙炳新,孟宪军. 2018

[15]3种干燥方式对猴头菇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李英迪,夏其乐,曹艳,杨开,毛荣良,黄良水. 2020

[16]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芜菁脆片的影响. 高琦,李加恒,韩昊廷,刘梓蘅,张佳慧,刘春菊,刘春泉,薛友林. 2019

[17]干燥方式对辣木叶营养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及色泽的影响. 林羡,徐玉娟,肖更生,邹波,唐道邦,余元善,吴继军. 2018

[18]干燥对牧草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姚广龙,郇恒福,刘国道. 2009

[19]不同干燥方式芒果脆片香气成分分析. 刘璇,赖必辉,毕金峰,吕健,丁媛媛. 2013

[20]干燥方式和原料配比对胡萝卜-马铃薯再造型复合脆片品质的影响. 候春辉,易建勇,毕金峰,刘常金,周林燕,彭健.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