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茅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卯

作者: 张卯;张业辉;李惠;肖性龙;余以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茅醛;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1 期

页码: 120-1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该研究探讨香茅醛(Citronellal,CI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的抑菌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时间-杀菌曲线确定了CIT对S.aureus的抑菌活性.CIT对S.aureus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0.80 mg/mL,且具有快速杀菌作用,1.60 mg/mL的CIT处理0.5 h后,S.aureus活菌数从5.65 log CFU/mL下降到0.00.经CIT处理后,S.aureus胞外K+浓度显著升高至2.63 mg/L,碘化丙啶(PI)荧光强度与对照相比升高5326.83 A.U.,表明CIT会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导致胞内小分子及大分子物质泄出.扫描电镜观察下发现,高浓度CIT能严重破坏S.aureus细胞形态及结构.此外,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发现,CIT在加入S.aureus的DNA后,吸收峰发生明显的增色效应,与对照组相比最大差值为0.45 A.U.,表明CIT可能通过沟槽结合与DNA相互作用,干扰DNA的正常生物功能,抑制细胞生长.综上所述,CIT可作为S.aureus生长的天然高效抑菌剂,并通过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及影响DNA结构,干扰细菌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来发挥抑菌作用.该研究为CIT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分类号: TS202.3

  • 相关文献

[1]细菌素Subticin 1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 1885的体内外抑菌活性. 邓凯,苏丽芳,张日俊. 2011

[2]FLa-AA-FLc抗菌肽抑菌活性理化因素研究. 安亚雄,李海涛,王坤,朱言柱,刘艳环,冯卓,苗利光. 2013

[3]工业大麻雌株花叶多糖抑菌活性及稳定性分析. 郭孟璧,郭蓉,郭鸿彦,张庆滢,陈璇,许艳萍,杨若菡,杨明. 2019

[4]柑橘精油纳米乳的制备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研究. 蒋书歌,侯宇豪,刘坚,李高阳,付复华,单杨. 2021

[5]重组鸡Cathelicidins类抗菌肽的融合表达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的研究. 吴静,梁永利,李玉峰,马秀丽,姜亦飞. 2013

[6]三株芽孢杆菌抑菌活性分析及对肉鸡舍空气微生物的影响. 仝永娟,萨仁娜,张宏福,孙春阳,邢焕,彭易柱,魏忠华,王学静. 2013

[7]由香茅醛到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的简便全合成. 朱新海,江焕峰,田兴山,冉学光. 2004

[8]保幼激素类似物11-甲氧基3,7,11-三甲基-2,4-十二碳二烯酸异丙酯的简便全合成. 朱新海,江焕峰,田兴山,冉学光. 2004

[9]香茅醛的两种新的资源植物. 黄远征,陈全友,吴云伦. 1989

[10]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诊断与治疗. 陈永霞,徐志伟,吴益备,经圣勇,郭苹. 2018

[11]大蒜对常见食品污染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姜成,申晓慧,李春丰,吴恒梅,薛春梅,周清波. 2013

[12]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型耐热核酸酶(Nuc2)的定点突变与特性分析. 陈丽敏,施春雷,王大鹏,张道锋,史贤明. 2015

[13]氨基化磁性纳米粒子捕获基因组DNA结合PCR快速检测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崔妍,白亚龙,施春雷,王大鹏,史贤明. 2017

[14]1种选择性富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共增菌培养基SSSV研究. 翁思聪,朱军莉,冯立芳,励建荣. 2013

[15]上海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状况. 李自然,施春雷,宋明辉,史贤明. 2013

[16]上海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形成与gyrA,grl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徐洁,施春雷,许学斌,宋明辉,周敏,史贤明. 2015

[17]不同pH值下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的抑菌效果. 艾予川,许兵红,曾莉萍,张佑宏,杨小林. 2004

[18]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PCR检测靶点的自动化筛选. 范一灵,朱东升,胡瑜,史贤明. 2011

[19]基于单细胞拉曼光谱技术的葡萄球菌黄素生物合成分析. 刘军贤,师德强,康健. 2016

[20]奶牛乳腺炎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山东分离株β-溶血素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杨钦,王长法,杨宏军,杨少华,高运东,仲跻峰,彭广能.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