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草原采用浅翻耕改良对土壤水分及牧草组成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建宁

作者: 朱建宁;彭文栋;李永华;冯娅梅;高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荒漠化草原;浅翻耕;土壤水分;原生植被;贮水量;重要值

期刊名称: 黑龙江畜牧兽医

ISSN: 1004-7034

年卷期: 2014 年 23 期

页码: 108-1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解和掌握浅翻耕措施对荒漠化草原改良土壤水分及原生植被组成的影响,对此项改良措施的利与弊做一客观的评价,试验对浅翻耕后土壤含水率、牧草组成、"四度一量"、地下生物量等方面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浅翻耕后地表至地下70 cm贮水量由原生植被的30.42 mm提高到61.52 mm,提高了102.33%;浅翻耕后群落中的3种优良牧草甘草、达乌里胡枝子和沙芦草的密度分别下降了55.69%、93.78%、100%;同时根茎型牧草——中亚白草重要值提高了27.1个百分点,而甘草的重要值下降了1.21个百分点;浅翻耕后12种牧草受到了抑制,重要值下降,11种牧草从群落中消失。说明采用浅翻耕改良措施能使荒漠化草原土壤含水率大幅度提高,为补播牧草新品种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水条件,这也是荒漠化草原补播成功与否的关键;浅翻耕改良措施应针对中、重度退化草原,不宜针对优良牧草占总品种40.74%的轻度退化草场。

分类号: S54

  • 相关文献

[1]宁夏盐池不同草地类型的土壤水分平衡研究. 刘娜娜,陈惠娟,孔德杰. 2016

[2]荒漠化草原不同机械组成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张源沛,郑国保,周丽娜,孔德杰,朱金霞,张益民. 2013

[3]浅翻耕对贵州喀斯特山区草地植被群落组成及生产力的影响. 杨丰,张涛,张明婧,陈超. 2019

[4]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全膜微垄沟穴播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侯慧芝,高世铭,张绪成,王德贵. 2016

[5]黄土高原4种豆科牧草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 谢田玲,沈禹颖,邵新庆,高崇岳. 2004

[6]地膜覆盖对谷田土壤水热状况及谷子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常乐,王丽霞. 2019

[7]有机肥施用量对酿酒葡萄品质形成关键时期需水量的影响研究. 周丽娜,刘喆,祁焕军,雷金银,雷晓婷,徐瑾瑜,金建新,尹志荣,何进勤. 2024

[8]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改良荒漠化退化草原的研究. 朱建宁,彭文栋,张秀红,刘华,高婷. 2012

[9]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草原四季产草量的测定及载畜量的计算. 谷英,桑丹,孙海洲,张崇志,凌树礼,斯登丹巴,余奕东,王玮,吉仁巴雅尔,姚江勇. 2018

[10]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改良荒漠化退化草原的研究(英文). 朱建宁,彭文栋,张秀红,刘华,高婷. 2012

[11]荒漠化草原实施围栏效果研究. 雷志刚,丁敏,董志国,姜万利,沙吾亚·哈力曼,姜润潇. 2011

[12]利用沙尘暴进行荒漠化草原表土再造技术原理及实践. 赵山志,田青松,那日苏,王海,联华,塔娜,乌兰. 2011

[13]宁夏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季节变化的初步研究. 高婷,张源沛. 2006

[14]青藏高原腹地退化青藏苔草草原植物生态位的特征. 肖玉,贾婷婷,赵旭,雒明伟,郭正刚. 2015

[15]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珠芽蓼斑块植被构成和种间关联. 魏斌,王莹,关士琪,高红娟,孔杨云,于应文. 2016

[16]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种间关联分析. 锡林塔娜,蒙荣,慕宗杰. 2008

[17]高寒草甸在中、高利用强度下的植被构成和种间关系. 张润霞,魏斌,高红娟,李佳琪,曾凡玉. 2016

[18]天津地区冷季型绿化草坪初春杂草种群构成及优势度分析. 张锦伟,刘亦学,于金萍,张惟,谢亚琼,葛宁宁. 2017

[19]牦牛粪对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特征和生态位参数的影响. 牟晓明,于应文,张红梅,孙红,王虎成,徐长林,花立民. 2013

[20]氮素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比叶面积及其重要值的影响. 韩会阁,尚振艳,牛得草,傅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