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配施化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贝贝

作者: 吕贝贝;张丽萍;张贵云;刘珍;范巧兰;姚众

作者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炭;玉米;土壤肥力;养分吸收;根系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81-86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以果园废弃枝条生物炭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用量生物炭与化肥配施(生物炭用量设4个水平(B0. 0 g/kg、B1. 1.25 g/kg、B2. 5 g/kg、B3. 20 g/kg),化肥用量设2个水平(F0. 0 g/kg、F1.当地推荐施肥0.27 g/kg,共组合为8个处理))对玉米田土壤肥力、玉米干物质量及养分含量、玉米根系形态性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含量,但对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p H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生物炭配施化肥促进了玉米对氮素、磷素的吸收,对钾素及玉米生物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生物炭配施化肥增加了玉米总根长和根表面积,但对根直径及根体积影响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炭在农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及玉米高效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生物炭对双季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性状的残留效应. 刘磊,廖萍,王海媛,张俊,曾勇军,黄山. 2020

[2]根区穴施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卫民,张保全,程昌合,彭东,顾俊杰,郭祥,姜芳,陈国权,赵安民,申国明,高林. 2018

[3]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和秸秆对砂姜黑土区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碳的影响. 王静,丁树文,程益涵,万水霞,吴萍萍,廖斌. 2024

[4]控释氮肥对苦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英文). 张白鸽,曹健,宋钊,李强,陈新平,张福锁. 2015

[5]不同分子量聚天冬氨酸对小麦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刘媛,袁亮,张水勤,赵秉强,李燕婷. 2022

[6]生物炭对连作障碍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和草莓生长的影响. 马丽,齐红志,闫明,郭学良,张宗英,张莉. 2019

[7]生物炭对土壤有效镉含量和甘蔗镉吸收的影响. 唐国磊,刀静梅,冯璐,施永祥,尹文友,李如丹. 2022

[8]施用不同配比生物炭对橡胶树根系生长的短期响应. 贝美容,黄艳艳,井玉丹,茶正早,林清火,罗微. 2019

[9]海泡石及生物炭对甲霜灵和镉复合污染条件下烟草生长发育和污染物含量的影响. 刘跃东,郑梅迎,刘祥,戴华伟,王英俊,彭玉龙,刘明宏,王毅,孔凡玉,张继光. 2020

[10]水生植物堆肥在太湖稻麦体系的适宜用量. 陶玥玥,王海候,施林林,周新伟,陆长婴,沈明星. 2018

[11]不同肥力条件下施肥对粒用高粱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劲松,董二伟,武爱莲,白文斌,王媛,焦晓燕. 2019

[12]不同耕作措施对苕子养分吸收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张祥明,左庆,郭熙盛,武际,李胜群. 2015

[13]不同耕作与施肥方式下白土的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量. 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 2014

[14]湘北双季稻区种植翻压紫云英的氮肥减施效应. 王慧,周国朋,常单娜,高嵩涓,刘蕊,廖育林,鲁艳红,曾闹华,聂军,曹卫东. 2022

[15]双季稻-油菜三熟制下长期施肥对早稻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曾庆利,廖育林,龚春华,田昌,罗尊长. 2011

[16]皖南红黄壤地区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朱宏斌,王文军. 2006

[17]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薯产量及土壤肥力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兰孟焦,张辉,肖满秋,潘皓,侯隆英,张永春,吴问胜. 2023

[18]长期不同绿肥-玉米轮作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雪梅,尹梅,王志远,陈检锋,陈华,王伟,杨艳鲜,王应学,苏友波,付利波. 2025

[19]施用生物炭6年后对稻田土壤酶活性及肥力的影响. 许云翔,何莉莉,刘玉学,吕豪豪,汪玉瑛,陈金媛,杨生茂. 2019

[20]生物炭与有机肥等碳量投入土壤肥力与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及关系. 侯建伟,邢存芳,杨莉琳,吴朝都,赵辉,段玉,颜学佳.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