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管介导的转bar基因水稻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凌

作者: 赵凌;王才林;朱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植株;农艺性状;变异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4 年 20 卷 01 期

页码: 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花粉管介导获得的4个转bar基因水稻植株稳定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可引起受体植株后代农艺性状可遗传的变异,与对照相比,多数转基因系的株高、穗长、粒长、千粒重等性状有增加的趋势;而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粒宽则有减少的趋势;外源基因的导入对穗数和单株产量的影响则较小。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花粉管通道法获得棉花转基因株系主要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武芝霞,刘传亮,李成伟,李付广. 2007

[2]花粉管介导的转bar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及其遗传. 赵凌,王才林,宗寿余,黄骏麒,龚蓁蓁. 2003

[3]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慈姑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I)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 王才林,朱镇,赵凌,张亚东,林静,张所兵,陈涛,刘贤进,王冬兰,黄骏麒,龚蓁蓁. 2005

[4]用花粉管通道法将bar基因导入水稻获得可遗传的转基因植株. 王才林,赵凌,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朱卫民,何小兰,黄骏麒,龚蓁蓁. 2002

[5]花粉管介导的转抗冻蛋白基因(AFP)水稻. 赵凌,王才林,张亚东,朱镇,杨杰,黄骏麒,龚蓁蓁. 2006

[6]ZmPti1基因正义和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玉米的研究. 张森燕,吴忠义,张秀海,刘占磊,王永勤,黄丛林. 2008

[7]花粉管通道法在转化棉花腺苷酸核糖基化作用因子1(arf1基因)启动子中的应用. 陈全家,任茂智,张锐,曲延英,郭三堆. 2004

[8]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农艺性状播期响应指数的变异(英文). 谢戎,杨正林,刘成元,李永洪,桑贤春,何光华. 2010

[9]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农艺性状播期响应指数的变异. 杨正林,刘成元,李永洪,桑贤春,何光华. 2009

[10]转Bc/和Rip基因小麦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吴成君,任贤,叶兴国,徐惠君,杜丽璞. 2005

[11]青海优异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异及产量研究. 贺晨邦,马进福,王敏,何建兰,刘晓春. 2015

[12]春谷子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变异分析. 孙宇燕,李书田,陈晓敏,刘斌,张立媛,王丹丹,郭世华. 2015

[13]不同品种青贮玉米与拉巴豆套种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亚娇,马培杰,吴佳海,牟琼,覃涛英,王晓强,马宁,张蓉,李德芳,朗永祥,吴有松,田应学,韩永芬. 2019

[14]~(60)Co-γ射线辐照对甘薯农艺性状变异的影响. 王鹏,刘录祥,纪瑞瑞,隋炯明,乔利仙,郭宝太,孔祥远,王晶珊. 2015

[15]大麦体细胞无性系二代若干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 沈秋泉,陈世明,徐忆中,俞申平,杨建明. 1991

[16]高效抗虫基因PinⅡ转化水稻的研究. 丁玉梅,曾黎琼,程在全,黄兴奇. 2003

[17]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基因转化水稻(Oryza sativa L.)研究. 王慧中,卢德赵,颜美仙,钱前,黄大年. 2002

[18]1-磷酸甘露醇脱氢酶基因转化水稻的研究. 王慧中,刘俊君,卢德赵,赵艳,颜美仙,钱前,彭学贤,陈受宜,黄大年. 2003

[19]转sbk和sck抗虫基因水稻的获得. 张启军,吕川根,夏士健,宗寿余,漆庆明,虞德容,孙永华. 2008

[20]籼稻转反义蜡质基因后代的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和纯系选育. 沈革志,王新其,殷丽青,王慧梅.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