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茎叶除草应用缓解剂增产效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子竣
作者: 马子竣;孙继英;史乔丹;刘玲玲;汝甲荣;孔德崴;牛若超;邱广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药害;氟磺胺草醚;茎叶除草;缓解剂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47-151,165
摘要: 在筛选适宜的茎叶除草缓解剂处理,以期解决茎叶除草造成大豆叶片损伤继而影响产量问题。以大豆品种“克豆52”为试材,利用松·喹·氟磺胺乳油茎叶除草处理。3种缓解剂GAP、GAL、GAC分别设置3个浓度2个施用时期共18个处理,CKW茎叶除草次日喷清水,CKA仅进行茎叶除草。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大豆叶片药害指数、株高、节数、有效荚数、百粒重,结合经济效益和对杂草影响决选最优处理。结果表明,AC1处理便于农户掌握,产量最高,增产18.48%,综合收益较高,对除草效果影响较小,值得在生产上推广。
分类号: S451.223
- 相关文献
[1]不同缓解处理对氟磺胺草醚大豆药害的缓解效果研究. 王恒亮,葛玉红,苏旺苍,鲁传涛,吴仁海,高新菊,张永超. 2013
[2]氟磺胺草醚对作物的药害及解决措施. 卢向阳,徐筠. 2006
[3]缓解剂对2甲4氯钠玉米药害的解除作用. 高新菊,葛玉红,王恒亮,吴仁海,苏旺苍,鲁传涛,张永超. 2014
[4]不同缓解处理对玉米烟嘧磺隆药害的缓解效果研究. 王恒亮,葛玉红,苏旺苍,鲁传涛,吴仁海,高新菊,张永超. 2013
[5]不同缓解处理对甲咪唑烟酸紫花苜蓿药害的缓解效果研究. 苏旺苍,徐洪乐,孙兰兰,冯长松,吴仁海. 2022
[6]不同缓解药剂对甘薯乙草胺药害的缓解效果. 马居奎,张成玲,杨冬静,唐伟,陈晶伟,谢逸萍,孙厚俊. 2021
[7]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快速检测大豆及土壤中氟磺胺草醚残留. 李晓刚,徐军,董丰收,刘新刚,郑永权. 2012
[8]氟磺胺草醚对大豆苗期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周聪,陈未,李江叶,刘丽珠,陈金林,高岩. 2024
[9]土壤湿度对乙草胺药害的影响. 黄春艳,陈铁保,王宇,黄元炬,丛林,朴德万. 2006
[10]植保无人机在水稻上的应用前景. 伏荣桃,赵黎宇,王剑,陈诚,卢代华,赵浩宇,陈雪娟,罗曦. 2019
[11]氟磺胺草醚·烯草酮乳油对绿豆及红小豆田杂草药效试验. 王法武,杨微,李洪鑫,冯军,李明,黄金亮,包淑英. 2017
[12]助剂对氟磺胺草醚除草活性及大豆安全性的影响. 韩玉军,付久才,王谦玉,陶波,毛子军. 2014
[13]氟磺胺草醚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在根际的降解. 周世雄,魏朝俊,胡海燕,高宝嘉,李兆君. 2018
[14]除草剂氟磺胺草醚降解菌FB8的分离鉴定与土壤修复. 杨峰山,刘亮,刘春光,李云龙,于慧颖,宋福强,耿贵. 2011
[15]大豆田反枝苋对除草剂多抗性及靶标抗性机理研究. 杜龙,李宁,尚素琴,李丹,李晓,曲明静. 2024
[16]氟磺胺草醚对不同豆科作物生长及根际固氮菌的影响. 陈未,李江叶,刘丽珠,童非,戴群,高岩. 2021
[17]不同玉米品种对氟磺胺草醚的敏感性差异. 郭玉莲,宋伟丰,李明,黄春艳,王宇,黄元炬. 2014
[18]除草剂氟磺胺草醚在不同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郭玉莲,宋伟丰,李明. 2014
[19]助剂对氟磺胺草醚和精喹禾灵的增效活性研究. 付久才,韩玉军. 2014
[20]39%氟·松·烯草酮乳油在东北地区春大豆田的应用效果. 罗婵,郭小桐,王宇,丛克强,魏相峰,郭玉莲.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耕作与秸秆还田深度变化对不同土层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于洪久;王根林;段衍;刘峥宇;时妍;刘沣漫;王伟;邱广伟;孙磊;李玉梅
关键词:秸秆还田;耕作;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深度
-
酿造高粱新品种龙杂35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马子竣;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吴振阳
关键词:酿造高粱;新品种;龙杂35;栽培技术
-
壳寡糖微生物菌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汝甲荣;明立伟;李志新;张金鹏;赵雪;刘玲玲;李长辉
关键词:玉米;壳寡糖;生物菌剂;农艺性状;产量
-
克山县大豆产业调研报告
作者:孔德崴;田晶;史乔丹;张志永;刘玲玲;李晓东;牛若超;张勇;宋朗
关键词:克山县;大豆;产业;调研
-
智慧农业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怀鹏;邱广伟;田国奎;孙继英;李明;尹雪巍;王立春
关键词:马铃薯;智慧农业;生产应用;发展现状;研究分析
-
高粱杂交种氮高效利用综合评价
作者: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马子竣;吴振阳
关键词:高粱;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高效;品种筛选
-
工业大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
作者:明立伟;汝甲荣;张金鹏;赵雪;李志新;刘玲玲;李长辉
关键词:工业大麻;产量构成因素;相关分析;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