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肥用量对晚稻生长的影响与产量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祥明

作者: 张祥明;程生龙;郭熙盛;刘春盛;叶北朝;胡润;丁贤武;陶长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武运粳7号;施氮量;产量及构成因素;氮素农学生产力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6 年 34 卷 17 期

页码: 171-1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武运粳7号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晚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处理间茎蘖数差异明显。随氮素基穗肥增加,有效穗数和千粒重都随之增加,而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呈下降趋势、氮素基穗肥施用水平越高,有效穗数的增加幅度减小。从试验可知,千粒重与有效穗数是可以同步提高的,但晚稻靠增加有效穗数提高产量潜力有限,提高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具有一定的空间。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处理产量比对照增产40.9%~119.1%,平均增产88.18%。各处理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氮量的氮素生产力同早稻相同,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低氮水平施氮量少的氮素生产力高,高氮水平施氮量高使氮素生产力降低。该试验最高产量施氮量为309.89 kg/hm2,产量达最高8 830.13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92.34 kg/hm2,净效益达到最高值,为7 331.77元/hm2。

分类号: S511.33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肥用量对早籼15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郭熙盛,刘春盛,胡润,程生龙,叶北朝. 2005

[2]武运粳7号改良系重要品质性状的分析比较. 骆名瑞,陈涛,姚姝,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于新,赵凌,王才林. 2015

[3]氮肥运筹对晚稻武运粳7号物质积累和产量的效应.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刘春盛,叶北朝,程生龙,胡润. 2007

[4]宽垄沟播种植模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贾亚琴,杨峰,王苗,张建诚,王小泰,阴东娟. 2019

[5]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峰,闫秋艳,鲁晋秀,杨峰,董飞,王苗,贾亚琴. 2019

[6]南方鲜食玉米区不同播期甜玉米的子粒灌浆和产量特性. 高磊,胡建广,李春艳,文天祥,李武. 2016

[7]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胡润,程生龙,叶北朝,郭熙盛,刘春盛. 2005

[8]合理施肥对杂交粳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郭熙盛. 2007

[9]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杂交粳稻颖花形成及籽粒充实的影响. 陈培峰,韩立宇,顾俊荣,乔中英,王文青,董明辉. 2017

[10]氮肥不同施用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刘斌,李书田. 2013

[11]耐盐植物海滨锦葵的引种和栽培研究. 尹金来,周春霖,洪立州,王凯,丁金海,王茂文. 2000

[12]不同施氮水平对高粱子粒淀粉积累规律的影响. 葛占宇,马尚耀,成慧娟,严福忠,王立新,张姼,隋虹杰,潘映雪. 2016

[13]栽植规格和施氮量对金两优36产量的影响试验. 韩海东,陈敏健,林永辉. 2006

[14]施氮量和DCD对蕹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及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 何盈,蔡顺香,何春梅,罗涛. 2007

[15]密度与施氮量对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周强,张跃非,李生荣,陶军,杜小英,欧俊梅,任勇,庞启华,黎文述. 2010

[16]麦秸还田与氮肥互作对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影响. 董明辉,顾俊荣,陈培峰,韩立宇,乔中英. 2015

[17]吉林省主要类型农田土壤中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李梦瑶,王永,吉凡,王开爽,高淑青. 2016

[18]氮肥和种植密度对通粳981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研究.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8

[19]不同施氮量对青稞产量的影响. 刘国一,尼玛扎西,尼玛扎西,宋国英. 2013

[20]早熟牛心甘蓝新组合栽培技术研究. 郭惊涛,曾令明,杨军,肖仕昌,吴康云,邓英,孟平红.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