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茶类发花茯茶中“金花”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黄曲霉毒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浩

作者: 郑红发;赵熙;银霞;黄怀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茯茶;散茶发花;“金花”菌;鉴定;冠突散囊菌;黄曲霉毒素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7 年 38 卷 08 期

页码: 49-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乌龙茶(大红袍)、红茶、绿茶、黑茶(天尖原料、金湘益茯砖茶原料)5种茶样为原料,运用"散茶发花"技术制得不同茶类散装茯茶,基于各成品茶中"金花"菌间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运用微生物手段对各茯茶制品中"金花"菌进行差异分析,同时从形态与DNA序列分析角度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鉴定,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对其是否具备产黄曲霉毒素的能力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茶类发花茯茶成品中的"金花"菌实属同一种真菌,无异于原接种供试"金花"菌,该菌被鉴定为真菌门(Eumycota;Mycobion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真子囊菌亚纲(Euascomycetes)、曲霉目(Eurotiales)、曲霉科(Eurotiaceae)、散子囊菌属(Eurotium)、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无性型为针刺曲霉(Aspergillus spiculosus Blaser);此外,质谱数据显示未检测出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黄曲霉毒素G_1和黄曲霉毒素G_2,表明该分离"金花"菌不具备产黄曲霉毒素的能力。

分类号: TS272.7

  • 相关文献

[1]基于UPLC-ESI-Q-TOF-MS的“散茶发花”茯茶加工前后的物质变化分析. 郑红发,赵熙,钟妮,黄建安,刘仲华. 2018

[2]茯茶“散茶发花”加工前后差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赵熙,黄怀生,银霞,粟本文,钟兴刚,黄建安,郑红发,刘仲华. 2016

[3]茯砖茶"金花"菌的分离、鉴定及转化葛根产物研究. 胡谢馨,易有金,柏连阳,李高阳,周红丽,周金伟,夏菠. 2016

[4]茯砖茶“金花”菌的分离、鉴定及转化葛根产物研究. 易有金,柏连阳,李高阳,周红丽,周金伟,夏菠. 2016

[5]白茶中金花菌的分离与鉴定. 吴凤,邓有展,秦玉燕,蒋越华,张莉娟,罗义灿,李冬桂. 2021

[6]贵州茯茶散茶发花条件优化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张舟琼,曹霞,任锡毅,黄永会,刘永翔,谭玉梅. 2023

[7]冠突散囊菌不同生长阶段MAT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葛永怡,吴石平,谭玉梅,刘永翔,刘作易. 2015

[8]冠突散囊菌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研究. 李适,龚雪,刘仲华,黄浩,黄建安. 2014

[9]冠突散囊菌有性产孢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玉臣,谭玉梅,刘作易,刘永翔. 2014

[10]冠突散囊菌有性孢子发育基因veAcDNA片段的克隆. 马权,刘永翔,刘作易. 2011

[11]冠突散囊菌转录因子stf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谭玉梅,王玉臣,刘永翔,桑石磊,刘作易. 2015

[12]冠突散囊菌对夏秋绿茶发酵的影响. 龚受基,滕翠琴,曹惠怡,张均伟,谢加仕,蒙彦妃. 2020

[13]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的代谢产物研究 Ⅰ冠突散囊菌的液体培养. 郑红发,粟本文,黄亚辉. 2010

[14]响应面优化冠突散囊菌发酵牛蒡茶工艺. 滕迎弟,王解语,唐业豪,黄莉莉,巫永华,张建萍,刘恩岐. 2023

[15]茯砖茶生产过程中“金花”菌的检测. 朱李丽,谭玉梅,葛永怡,王玉臣,刘永翔. 2016

[16]冠突散囊菌Ec-12上清抑制小鼠的伤寒沙门菌机制的初步分析. 李兆龙,孔祥瑞,林锋强,王秀萍,赵冉,彭小莉,陈常颂. 2024

[17]冠突散囊菌在不同茶类及几种植物材料上“发花”的研究. 刘素纯,刘杏益,黄建安,周琳. 2010

[18]贵州地区茯砖茶“金花菌”的分离和分子鉴定. 谭玉梅,王亚萍,葛永怡,任秀秀,王玉臣. 2017

[19]冠突散囊菌与哈茨木霉在百香果储藏中的应用研究. 魏宗游,王宇,严云刚,董旋,赵懿琛. 2022

[20]冠突散囊菌nsdD基因超表达菌株的构建及表型分析. 余春芳,熊庆,李文仿,谭玉梅,刘永翔,刘作易,欧琴.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