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发酵工夫红茶品质形成与儿茶素氧化动力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怀生
作者: 黄怀生;黎娜;钟兴刚;粟本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工夫红茶;自然发酵;品质;儿茶素;动力学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23 年 49 卷 008 期
页码: 164-1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工夫红茶自然发酵工艺下,红茶品质的形成与儿茶素的氧化规律,以汝城白毛茶[Camellia sinensis(L.) O.Kuntze CV.ptilophylla]春季一芽一叶为原料,采用传统工夫红茶工艺自然发酵技术,对发酵过程中工夫红茶感官品质的变化和儿茶素氧化规律及氧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审评不同发酵阶段样品感官品质,并计算样品儿茶素苦涩味指数,结果表明,发酵 6h和 8h综合品质最好,汤色红亮,滋味浓醇,儿茶素苦涩味指数小,因此,在自然发酵条件(室温 20℃)下,工夫红茶的生产以发酵 6~8h 品质最好.儿茶素氧化规律分析表明,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和简单儿茶素均呈下降趋势.7 种儿茶素组分随着发酵的进程均呈下降趋势,发酵12h后,其中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含量降至 0 或痕量.儿茶素氧化动力学曲线表明,自然发酵过程中儿茶素组分的氧化速度依次为 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GC>DL-儿茶素(DL-catechin,DL-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表儿茶素(epicatechin EC).发酵 4h 儿茶素氧化速度降低 32.05%,6h降低了 58.17%,8h降低了 89.73%,基本失去氧化动力.
分类号: TS272.52
- 相关文献
[1]萎凋程度对泰顺红茶品质和儿茶素氧化的影响. 王伟伟,杨刘艳,江和源,张建勇. 2017
[2]不同嫩度鲜叶加工工夫红茶对品质和内含成分的影响. 王伟伟,施莉婷,苏威,江和源,张建勇. 2018
[3]自然发酵与人工接种发酵法发酵泡菜的品质比较. 陈大鹏,郑娅,周芸,王晓璇,宋勇强,史立学. 2019
[4]苹果酵素自然发酵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张海燕,康三江,袁晶,曾朝珍. 2020
[5]不同萎凋方式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的比较. 陈键,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6
[6]萎凋叶含水量对四川中小叶群体种工夫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杨娟,王杰,王奕,罗红玉,钟应富,邬秀宏,袁林颖. 2020
[7]基于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的工夫红茶单色光补偿萎凋品质分析. 何华锋,金雨青,褚飞洋,陈鹤立,陈琳,蒋金星,叶阳. 2018
[8]不同萎凋方式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的比较. 陈键,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7
[9]温度对工夫红茶揉捻理化品质的影响. 朱宏凯,何华锋,叶阳,董春旺,桂安辉. 2017
[10]工夫红茶品质化学成分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薛金金,尹鹏,张建勇,王伟伟,陈琳,苏威,郭桂义,江和源. 2020
[11]重庆工夫红茶发酵工序条件初报. 杨娟,袁林颖,李中林,钟应富,罗红玉,张莹,邬秀宏. 2018
[12]不同发酵方式对古茶树鲜叶制备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夏长杙,冉乾松,蒲璐璐,刘亚兵. 2023
[13]遮荫对夏暑乌龙茶主要内含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张文锦,梁月荣,张应根,陈常颂,张方舟. 2006
[14]剁辣椒发酵过程中滋味物质的变化. 罗凤莲,夏延斌,欧阳建勋,王燕,夏晓凤. 2013
[15]高产L-乳酸酸菜菌种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刘晓辉,李杨,敖静,高晓梅,孙玉禄. 2021
[16]苹果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 张海燕,康三江,袁晶,苏渤海. 2021
[17]自然发酵苹果酵素理化指标和抗氧化活性动态分析. 张海燕. 2020
[18]人工接种真菌固态发酵普洱茶的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 梁名志,王丽,王立波,陈继伟,江凤琼. 2012
[19]永丰辣酱自然发酵过程中主要优势菌及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分析. 张忠刚,陈亮,谭欢,周向荣. 2009
[20]自然发酵和活性干酵母发酵金秋梨酒研究. 严红光,雷帮星,刘伦沛,陈江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轻揉捻轻发酵条件下茶树品种‘湘波绿’与‘槠叶齐’红茶品质分析
作者:黄静;黄怀生;龚乐;钟兴刚;黎娜;银霞;粟本文
关键词:红茶;茶树品种;加工工艺;茶叶品质;‘湘波绿’;‘槠叶齐’;轻揉捻;轻发酵
-
基于代谢物分析的沅陵地方茶树种质资源评价
作者:陈大海;黄怀生;唐睿;王敏名;张大明;李晋中;黎娜;钟兴刚;邓传建;舒珲;粟本文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生化成分;儿茶素;沅陵
-
茶树良种‘碧香早’的适制性及加工利用研究与应用
作者:粟本文;黎娜;钟兴刚;黄怀生;黄静;唐睿;李晋中;舒珲
关键词:茶树品种;‘碧香早’;茶叶;适制性;加工利用
-
基于碣滩茶质量标准等级的代表性企业产品品质差异分析
作者:黄怀生;黎娜;钟兴刚;舒珲;唐睿;陈大海;邓传建;张艳;粟本文
关键词:茶;碣滩茶;产品标准;感官品质;生化成分;品质差异
-
变温滚炒与高温足干提香结合对秋季炒青绿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黎娜;唐睿;钟兴刚;黄怀生;陈大海;王敏名;李晋中;张清敏;舒珲;粟本文
关键词:绿茶;炒青绿茶;加工工艺;品质;香气成分;秋茶
-
茶树良种'碧香早'的适制性及加工利用研究与应用
作者:粟本文;黎娜;钟兴刚;黄怀生;黄静;唐睿;李晋中;舒珲
关键词:茶树品种;’碧香早’;茶叶;适制性;加工利用
-
金花白茶加工过程中主要滋味物质的动态变化
作者:薄佳慧;宫连瑾;叶兴妹;吕智栋;李瑾;骆伟明;黎娜;肖力争
关键词:白茶;发花;滋味品质;茶叶加工;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