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棉与陆地棉不同纤维发育时期苯丙烷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淑萍

作者: 吕淑萍;李波;李晓东;杨洋;范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陆地棉;海岛棉;纤维品质;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12 年 49 卷 05 期

页码: 785-7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比较研究在海岛棉与陆地棉纤维发育过程中苯丙烷代谢相关基因(PAL和4CL)表达模式的差异。【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品种来源纤维在不同发育时期目的基因表达量。【结果】发现PAL1及4CL1基因的表达量随纤维发育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在陆地棉军棉1号中,基因表达量在15 DPA达到最高,而在海岛棉新海20号中PAL1及4CL1基因的表达高峰期则为20 DPA。【结论】发现PAL1基因与4CL1基因的表达模式在海岛棉与陆地棉纤维发育过程中出现差异,海岛棉中两个基因的表达高峰期均晚于陆地棉,为逐步揭示海岛棉和陆地棉纤维品质差异的分子机理奠定了一定实验基础。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海岛棉与陆地棉纤维C4H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曹佳强,吕淑萍,李波,杨洋,张经博,谢丽霞,胡文冉,范玲. 2015

[2]海岛棉CSSLs分子评价及纤维品质、产量性状QTL定位. 李超,李超,李志坤,谷淇深,杨君,柯会锋,吴立强,王国宁,张艳,吴金华,张桂寅,阎媛媛,马峙英,王省芬. 2018

[3]陆海种间杂交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及其F1群体优势分析. 石玉真,刘爱英,李俊文,王淑芳,袁有禄. 2008

[4]导入海岛棉染色体片段对新疆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宿俊吉,马麒,陈红,李黎贝,邓福军,王彩香,林海. 2016

[5]陆海杂种回交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摘要). 梁燕,杨泽茂,李俊文,刘爱英,贾玉娟,王涛,袁有禄. 2009

[6]陆海BC_4F_3和BC_4F_(3:4)代换系纤维产量与品质的表型评价. 石玉真,葛瑞华,李俊文,龚举武,刘爱英,商海红,巩万奎,王涛,袁有禄. 2015

[7]陆地棉TRM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纤维品质相关优异单倍型分析. 王凯迪,高晨旭,裴文锋,杨书贤,张文庆,宋吉坤,马建江,王莉,于霁雯,陈全家. 2024

[8]利用海岛棉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改良新陆早45号纤维品质性状的研究. 马麒,宿俊吉,陈红,邓福军. 2013

[9]优化氮肥管理对膜下滴灌海岛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炎,侯秀玲,王晓静,李磐. 2006

[10]长绒棉新品种新海47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宁新民,孔庆平,孔杰,朱家辉,阿里甫·艾尔西,王为然. 2015

[11]陆地棉遗传背景下海岛棉Chromsome7片段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马和欢,王芙蓉,刘国栋,高阳,张传云,张军. 2013

[12]施磷对棉花磷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张炎,姚银坤,胡伟,高媛,汤明尧. 2020

[13]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配套技术研究. 靖深蓉,刘少林,邢朝柱. 1993

[14]棉种储存年限对出苗的影响. 邓福军,贾红梅,林海,周小风,陈铀,郭玲玲,魏伟. 2000

[15]陆海BC4F2和BC4F3代换系的评价及纤维产量与品质相关QTL的检测. 兰孟焦,杨泽茂,石玉真,葛瑞华,李爱国,张保才,李俊文,商海红,刘爱英,王涛,袁有禄. 2011

[16]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研究. 张香桂,周宝良,陈松,张震林. 2003

[17]三个棉种茎尖培养再生植株培养基的研究. 贾景日,徐荣旗,刘金星. 1988

[18]陆海杂种高代回交自交系纤维细度性状相关性分析. 石玉真,李俊文,唐淑荣,刘爱英,于霁雯,褚平,袁有禄. 2009

[19]肾形线虫的筛选方法及其在陆地棉和海岛棉鉴定中的应用(英文). 郭香墨,J.N.金肯斯,J.C.麦克卡特. 2001

[20]棉花茎尖培养批量成苗. 奚元龄,魏振承,王月芳. 198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