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玉米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伟

作者: 王伟;杨文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遗传;玉米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08 期

页码: 1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研究有机体内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为给同类研究提供参考,笔者简要综述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核心技术特点以及这些技术在玉米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并对目前蛋白组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基于iTRAQ技术的干旱胁迫下玉米苗期蛋白质组学研究. 姜志磊,金峰学,李毅丹. 2020

[2]玉米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柳展基,唐桂英. 2007

[3]玉米超氧物歧化酶酶谱型的遗传分析. 庄炳昌,刘显华,王玉民,徐豹. 1994

[4]玉米双交F_1群体中SSR遗传标记位点的遗传分离分析. 陈志伟,张文龙,杨文鹏,王明春,蔡一林,牛素贞. 2008

[5]玉米持绿性的遗传研究. 杜桂娟,王建国,张宝石. 2003

[6]玉米出籽率性状多世代联合遗传分析. 李洪涛,许瀚元,迟铭,华国栋,王军. 2017

[7]玉米雌穗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特性分析. 李成,王瑞莲,王学敏,王艺瑄,王兆娟,许有光,康洪彪,杨毅成. 2018

[8]玉米果皮与胚直感现象的遗传研究. 罗大刚. 1997

[9]玉米叶绿素含量基因效应分析. 李洪涛,许瀚元,李景芳,祝庆,迟铭,王军. 2019

[10]玉米双苗现象的分类及遗传观察. 罗大刚. 1994

[11]玉米异位胚和异位双胚特性的遗传与无融合生殖性的初步研究. 罗大刚,兰发盛,石永刚,刘元春. 1994

[12]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商品品质及遗传关系的研究. 张建国. 2005

[13]玉米乳熟期茎秆木质素含量的遗传分析.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16

[14]青贮玉米主要饲用性状的遗传研究. 郑洪建,王义发,沈雪芳,侯根宝. 2005

[15]抗玉米纹枯病材料的鉴定及抗性遗传研究. 唐海涛,杨家秀,李晓,陈德全,张彪,石永刚,黄宜祥. 2005

[16]特用玉米育种的进展. 黄云霄,段智利,杨荣芬. 2002

[17]吉林省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岳尧海,王敏,张洪伟,金明华,刘文国. 2010

[18]玉米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毛笈华,于永涛,胡建广. 2015

[19]玉米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分析. 李得孝,员海燕,武玉华,周联东. 2004

[20]玉米耐低温冷害研究进展. 扈光辉,张志武,杨德光.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